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怎么看、怎么干
【报告摘登】泰州既有水网密布、湖荡相连的里下河地区,也有风光秀丽、绵延百里的长江岸线,要瞄准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按照“急不得,也慢不得”的要求,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模式,力争到2020年,把泰州里下河地区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和影响力的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把长江经济带泰州段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高端产业集聚、港口城市融合的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既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贯彻“两聚一高”战略部署的时代要求,也是泰州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发挥泰州优势的题中之义。“坚持生态优先,致力在打造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上取得关键突破”,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认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既能加速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的科学路径,对于泰州自身发展乃至示范引领更多地区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市(区)、部门怎么干
靖江拥有52公里的长江岸线,是全省县级市中沿江岸线最长的。靖江市委书记赵叶表示,靖江将遵循长江岸线三个“三分之一”的新定位,即把三分之一充分发挥效应,留作生产岸线,把三分之一作为控制性岸线,把三分之一作为永久不开发的岸线,以此倒逼地方把绿色发展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体现为一个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使靖江的生态更文明,并成为靖江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泰兴市委书记张育林说,泰兴市将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加快构建“1+1+4+N”生态格局。下一步,将精心打造长江生态大走廊,把8公里长江岸线规划为生态岸线,积极打造沿江生态文化景观带。精心打造绿色生态涵养区,以宣堡镇为中心,建设一个连片的生态涵养区,打造田园乡村综合体。精心打造高品质绿色通道,以四条国省干线公路沿线为重点,建设提升绿色生态廊道。精心打造一批公园绿地,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
“对兴化而言,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是机遇所至、更是大势所趋,是发展所需、更是优势所在,是人心所向、更是使命所系。”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兴化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围绕生态打造产业链,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全力推进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全省的生态公园、人文水乡,走出一条生态环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发展新路。
高港区委书记顾萍介绍,高港将严格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统领,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打造沿江绿色长廊。下一步,高港将大力推进污染防治,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切实抓好生态修复。深入实施“绿满高港”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3个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着力优化生态环境。
姜堰区委书记李文飙说,姜堰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两年行动计划。彰显绿色生产之美,重点把好项目准入关,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清洁生产;彰显绿色生态之美,继续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全面治气、治水、治土;彰显绿色生活之美,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森林公园、街头游园,持续推进绿化造林。同时,积极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市发改委主任祝光表示,将全力推动规划报批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泰州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实施意见的出台。同时全力推动规划的组织实施,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在生态富民上下功夫,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之路。
市国土局将贯彻“生态国土”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统全域,加快推进里下河生态区内“多规融合”,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极上争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各类扶持政策,全力保障里下河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项目用地需求,开展生态区内用地政策改革试点,推动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双提升”行动,有效抑制重复建设、环境污染和低效用地。
市农委提出,持续聚焦绿色农业发展,促进现代绿色发展技术与传统农作方式的结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合,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居民消费新追求的结合,不断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让绿色化贯穿农业现代化发展始终。积极实施县乡(乡村)绿色通道、村庄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工程,实现全市造林绿化结构均衡发展。
市环保局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生活方式绿色化等9大类39项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到2020年,我市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要求,努力打造“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长三角地区生态名城。
市旅游局提出,突出抓好兴化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加快姜堰区创建步伐,构建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新格局。提升溱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规模品质,争创国家旅游度假区。积极打造兴化乌巾荡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秋雪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拓展生态旅游产业平台。重点抓好凤城河水上历史文化长廊、华侨城二期、平旺湖、得胜湖、楚水廊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发展引擎。
市效能办计划从三方面着手推动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区创建。一是创新考核明导向,探索建立生态经济差别化绩效考评体系,对生态经济区淡化GDP考核,加大环境质量、居民收入、绿化水平等指标权重。二是紧扣目标促推进,切实加大对“263”专项整治行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生态环境领域重点工作的督查推进力度。三是真督实查强震慑,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强化督查,开展多频次、全方位的督查工作,力争在全市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
社会各界怎么办
市农业开发区提出,将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模式,精心打造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张绿色名片。下一步要紧紧围绕生态经济特色,以跨界融合发展新思维,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着力集聚科技、资本、团队三股重要力量,合力塑造创新、产业、生态特色品牌。围绕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着力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与品牌产品。
省农民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兴化市苏合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唐凡坚说,要抢抓打造全省大公园这一契机,始终坚持“绿色化、生态化”农业发展理念,叫响绿色生态服务品牌,“抱团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抱团进城”直销产品、“抱团销售”共担风险,努力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推进安全健康、绿色生态消费通道建设。
靖江赤子之心环保公益中心执行主任鞠鑫认为,众多破坏环境现象无不与人类活动有关。此次我市明确提出走生态环保的发展新路,对全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所有群众人人都将成为受益者。生态文明建设,除了政府重视和行动,更重要的是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下一步要动员全市人民争做环保卫士,共同推动泰州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将为泰州旅游业打造优质发展载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国旅(江苏)泰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陈跃表示,公司计划抢搭泰州里下河地区绿色发展“快车”,精心谋划一批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线路等,整合资源打造诗意栖居、水韵风光、生态休闲、民俗风情等系列旅游产品。
溱湖绿洲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琦认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有望擦亮“农业+旅游”泰州特色品牌,也将为地方带来大量游客。下一步,溱湖绿洲公司将抢抓机遇,在现有垂钓、游船、烧烤、房车露营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全力拓展开发特色民宿、观光采摘、骑马体验、绿色餐饮等配套服务功能,力求建成泰州第一乡村旅游基地品牌。
撰文/本报综合报道组统稿/张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