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10月16日讯 10月12日至13日,全国城乡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座谈会暨“互联网+城乡居保”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盐城召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先行先试的“盐城经验”获推介赞誉。
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人社系统业界精英齐聚盐城,同话民生,交流经验,主动适应“互联网+”形势,探索人社服务新模式,着力提升城乡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会上,盐城市人社局介绍了“互联网+城乡居保”示范建设情况,现场演示了系统软件功能。
“在家门口上车直接办理社保卡,进行参保登记、待遇领取”。大丰区的社会保障卡流动服务车成为现场观摩的一个亮点。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大丰区大中镇、恒北村便民服务中心“互联网+城乡居保”服务平台和城南新区大数据产业园政务服务平台、海德公园邻里之家自助服务区等工作现场。
据悉,为解决偏远乡村、行动不便人员、规模较大企业等社会保障卡发放应用问题,大丰区率先创新推出了全国第一辆社会保障卡流动服务车,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随车配置业务主管、社保卡中心服务人员、柜员、驾驶员各一名,服务车安装制卡机、银行业务终端、存取款ATM自助一体机各一台,实现社保卡制卡、发卡、信息采集、激活、代扣签约、缴费、自助存取款等功能。运行以来,已组织社区、镇村上门服务92次。
“盐城市坚持创新引领、服务至上,积极推行‘互联网+城乡居保’服务模式特点鲜明,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人社部社保中心党委书记尹志远在讲话中点赞盐城。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厚植社会保障体系,是“富民兴市”的应有之义。我市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尤其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策制度基础上,结合市情实际,积极先行先试,探索推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服务模式,在江苏率先并轨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市区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新老同标、同城同标”,较早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托底助保范围扩大到贫困残疾人、低保户、“三无”老人及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连续七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覆盖城乡、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厚实。
一组“成绩单”凸显惠民指数:全市城乡居保参保186.85万人,参保率99%,续保率95%,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领取基础养老金134.2万人,领取率100%,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100%。
与此同时,我市一直不断探索升级服务、便民惠民的新模式、新路径,加快密织更加牢靠、更加智慧的社会保障“安心网”和“服务网”。2015年,在全省率先制定《盐城市城乡居保四个不出村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网络、制度”六到位和“机构名称、基础台账、工作流程、规章制度、服务标准”五统一,推出“四个不出村”标准化服务。去年,通过银社结合、智慧引领、综合服务,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卡金融服务网络,全力打造“四个不出村”升级版平台。
今年,我市以创建全国社保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为契机,积极转变传统服务方式,基于“实体平台”与“虚拟平台”相结合的业务服务框架,以社保卡为载体,以省城乡居保信息系统为依托,成功开发、上线运行了网上服务核心平台、微信公众号和掌上城乡居保APP,试点建设“互联网+城乡居保”信息化系统服务平台。
激活公共服务潜能,开启城乡居保“智慧眼”。“掌上城居保”手机APP将窗口经办业务移到民众手掌心,除了参保登记、账户查询、银联缴费等基本功能以外,还开通了资格核对、添加家庭成员等功能。全面推进人脸识别认证技术使用,参保居民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可以通过网络、手机摄像头完成身份认证。针对一些参保群众年纪较大、不会使用智能机的实际,贴心设置了“添加家庭成员”功能,可添加长辈、亲戚、朋友、邻居,直接由参保人的子女、晚辈帮助他们在手机上办理城乡居保各项业务,有效实现了城乡居保政策宣传全方位、业务经办全天候、服务网络全覆盖,尽量减少民众烦忧,不断增强富民增收获得感体验,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盐城提供更加坚实的民生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