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民生报道 >

导入“大数据” 扶贫更“精准”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7-11-15

昨天下午,我市召开“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有关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要求,落实苏州“阳光扶贫·智慧e农”系统建设工作任务。市委副书记张月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顾瑾主持会议。副市长李文出席会议并部署“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工作。

根据省纪委统一部署,全省各设区市要全面复制运用试点地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在今年12月15日前建成并上线运行。“阳光扶贫·智慧e农”系统坚持“市建平台”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授权管理、分级负责。

据了解,“阳光扶贫·智慧e农”监管系统,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以“三层、四库、一端”为架构、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阳光扶贫·智慧e农”监管平台。“三层”即公众层,是面向社会所有公众的开放式服务平台;管理层,是扶贫济困、财政、社会救助等职能部门业务操作的大数据平台;监督层,是纪检监察机关和财政、审计等部门分级分层监管平台。“四库”即扶贫对象、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扶贫力量数据库。“一端”即“阳光扶贫·智慧e农”手机APP客户端,便于帮扶责任人记录帮扶过程以及帮扶对象查询被帮扶情况。

一直以来,我市把扶贫工作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突出低收入群体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两个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实施政策倾斜,构建长效机制,取得了明显进展和积极成效。为了提高帮扶工作的精准度,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精准帮扶因病因残困难人员的实施意见》,通过“多重医疗保障、多方就业援助、多层次住房保障、多样化社会帮扶、全过程脱贫跟踪”五大措施,努力形成缩小收入差距、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张月林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精准脱贫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一起,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三大主要攻坚战。全市上下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积极推进“一户一档一策”机制落实,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尽快启动“三资”管理信息系统;要精准使用扶贫资金,通过“阳光扶贫”系统,把所有扶贫济困资金的来源、数量、金额、路径、流向都向社会公开;要精准选定扶贫项目,把项目确定、资金拨付、收益分配、绩效评估等集合成一个有机系统,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项目投得更精准、生命力更持久;要精准聚合扶贫力量,通过“阳光扶贫”系统,将政府、企业、第一书记、社会志愿者等各方帮扶力量纳入一个体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成立“阳光扶贫”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落实要求,切实保障系统顺利建成。

 

    民生报道

    海南自贸区首批境外非政府组织国际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