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消保委了解到,根据最新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今年以来,消保委接到的装饰装修类投诉数量较2016年全年还要多15%,房屋装饰装修成消费投诉新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装修合同与实际内容不符、装修总价远超预算等方面。
近日,市消保委就有接到一起关于装修合同的市民投诉。据消费者反映,他在接到一家装修公司的装修优惠电话后,受“一口价、不转包、标兵施工队”的承诺吸引,便一次性缴纳了3万元预付款。未料,签下合同后发现合同内容和商家之前的口头承诺并不吻合。于是,他便将该公司投诉到市消保委。
经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调查核实,发现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消保委工作人员对该装修公司员工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宣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装修公司相关人员虚心接受了批评,和消费者沟通后,全部退还了预付款。
“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对待商家促销,仔细核查装修合同,加强事前防范,避免误入装修陷阱。”昆山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说。
链接
昆山市消保委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与装修公司打交道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一在选择装修公司时,应对企业主体信息及信用情况进行查询;二在谈定单项价格后,业主要与装修公司将单项内容的面积尺寸等落实到合同中;三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明所需材料(服务)的价格、规格、等级、型号、品牌、数量等相关细节,并当面核实清楚材料材质、规格和等级;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业主一定要与装修公司共同对每一个工序环节(尤其是水电、防水等隐蔽工程)进行仔细验收,确定没问题后才能书面确认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