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时间,“乡村振兴”成为从案头到田间地头的热议话题。阜宁县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规划缜密、决策主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研究部署《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康居工程第三战役的意见》,持续推进康居工程建设,让十九大精神在阜宁落地生花。
△阜宁县罗桥镇康居工程——罗码佳苑
因势利导,补民生最大短板
6.23风灾造成了阜宁农村人员财产巨大损失。阜宁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针对农村房屋建造年代久、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灾后第57天就出台了《农村康居工程三年行动方案》,以康居撬动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复兴,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补齐民生最大短板,提前达小康标准。
△阜宁县陈良镇丹平村灾后安置点
随之阜宁县组织开展了全县农村住房普查及住房安全质量评估工作,按照房屋ABCD四级危险度,共查处B级有危险点、C级局部危险房21048户、D级整体危险房6517户。3个等级危房总数79804户,占农房总数的35%。这些数据,坚定了阜宁县推进康居的决心。阜宁自加压力,承诺3年内消灭B级以上危房,确保农村住房无隐患;家庭住房成套率80%以上。
△阜宁县东沟镇康居工程——美丽东方小区
从2016年开始,结合风灾安置点建设,阜宁县经过实施农村康居工程第一、二战役的努力,全县有12932个农户选择货币安置,2010个农户拿补贴进镇购房,还修缮加固C级危房7255户,D级危房一扫而光。无论是16个风灾安置点,还是98个康居点,那一栋栋粉墙瓦黛的安置点、康居集中居住点,都令人耳目一新。农村环境得到了全面改善,新建的集中居住小区,设计标准可抵御12级台风,绿化率在35%以上。目前,阜宁农村康居工程已然成了这块红色土地上的“阜宁特色”,一个充满生机的新农村建设幸福样本正徐徐打开!
统筹决策,体现民本情怀
推进康居,一户不强迫。在拆迁过程中,农民们有不同需求,更有人故土难离。对此,阜宁把康居工程与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相结合,一户一策,给农民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农民看重房屋财产权,那就保证老旧危房处置后溢价,激发其内在参与动力。农民难舍老屋,便对危旧老房做好保护措施,耐心等,直到其自愿为止。
△阜宁县三灶镇同兴村康居工程
康居路上,一户不掉队。阜宁将康居工程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目前,全县已有973户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和残疾人被纳入托底安置,免费提供每户40到70平方米新房,并对五保户等特困户住房给予装修配套。
△陈良居委会安置点特困户居民周其付喜搬新家
康居圆梦,一户不信访。阜宁本着搬迁自愿、建房自愿,安置同样自愿的原则,在推进康居的过程中给群众提供多项而不是单项选择,始终做到不强拆一户、不强迫一户进集中康居点,最大程度的尊重民意。虽然拆除各类危旧房24259户,拆除总量为盐城市第一,但是未发生一起信访矛盾。
协调共建,要安居更要乐业
阜宁农村户均宅基地0.6亩,面积偏大又分散,用地集约化程度低。借力康居工程,阜宁县出台宅基地退出补助和购房补贴政策:县城购房退宅户补4万元;进镇购房退宅户补2万元;货币安置退宅户补1万元;进康居点的,每平方米新房补100元。去年以来,全县复垦净增耕地7762亩,原先“碎地”整理成片后,方便机械作业,促进农业规模和高效经营。
△阜宁县羊寨镇镇东村康居工程
阜宁要群众住上新房子,更要过上好日子。今年9月,阜宁出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十条激励意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康居点附近发展绿色企业和设施农业,方便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同期,阜宁县还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不仅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还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阜宁县新沟镇新南村提档升级后的农村公路
如今的阜宁农村,不但有美丽康居的面子,更有就业致富的里子。县委县政府用把康居工程真正打造成老百姓的放心工程、幸福工程,用康居工程托起百姓的幸福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