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蜜 见习记者徐麟
市公安局樊口派出所自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始终坚持“廉政爱民”所训,注重培养青年民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坚持发扬传统,结合工作实践,拓展丰富教育实践载体,先后获得“人民满意基层派出所”、“服务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12项荣誉,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17名青年民警先后立功受奖。该所民警用青春点亮中国梦,唱响了奉献青春的最美乐章。
党建带创建
该所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带创建,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由党支部分管领导亲自抓,对党支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及工作理念,第一时间向青年民警传达、落实,将创建活动统一到党支部中心工作上来。建立健全创建台账,力求完善活动记录、信息宣传、图片资料、日常考核的收集,使创建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高效规范,并在人、财、物上予以全力保障支持,确保创建活动实效。实行承诺上墙、公示上墙、制度上墙,对内定期推出专题简报,开展创建常识测试,展示各阶段鲜明工作特点;对外向办事群众发放“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公开投诉电话、监督电话,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接受对青年民警的执法监督,进一步提升创建活动影响,向社会传递青年民警朝气蓬勃的正能量。
教育铸警魂
从思想教育入手,通过“三个一”传统教育(上一堂课、读一本书、访一批人)等多种形式,打牢民警的思想根基。从素质上提高,组织青年民警到环境艰苦的特殊岗位进行体验,磨砺意志。同时,把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素质要求、能力建设与青年民警标兵示范、岗位练兵、技能比拼活动相结合,以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和“执法为民”为目标,积极开展“青年民警之星”、“社区之星”和业务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调动青年民警参加岗位练兵、技能比拼的积极性,以评促练、以练促战,提升民警的实战技能。
岗位建功勋
为给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该所建立了“破案———回访———追赃”工作流程,针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侵财类案件,不定期开展打击侵财专项行动。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刑事案件,发案一个月内对受害人进行回访,并做好解释及安抚工作。推出网格化巡逻防控机制,通过便衣蹲点、专职巡线、武装盘查等手段,建立巡逻防控网,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该机制建立以来,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环比下降51。7%,其中侵财案件环比下降41。3%,“两抢”案件保持21个月“零发”。以端正服务态度为目标,实行“一站式”服务,打造社区“全功能警务室”,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大厅民警坚持文明服务,杜绝“冷、硬、横、推”现象。同时,推出“警务QQ”、警务微信,3年来,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困难1000余件,回答咨询7000余次。
成立青年民警志愿服务队,重点打造关爱帮扶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三大工程”,主动与辖区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为辖区26户困难家庭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每月开展市民普法、爱心帮教、“走千家、进万户”、“我为居民解忧愁”等活动,2012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0余次。管理促发展
该所创新推出“黄橙红”队伍管理三色预警制度,对民警本年度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量化考核,分类管理,严肃对待,及时纠正,有效地压缩了青年民警不良行为的空间,实现了青年民警连续5年“零违纪”、“零投诉”目标。创新推出争光奖激励制度和委屈奖安抚制度,对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青年民警按贡献程度颁发争光奖,对在工作中无故受到委屈却能忍耐的青年民警颁发委屈奖,以全面激发青年民警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扎根岗位的热情。创新推出“差距墙”制度,集中公示辖区群众对青年民警工作的意见建议、青年民警自查的差距不足以及派出所领导每月的点评意见。通过“立言亮诺”,实时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和评议,让青年民警清醒看到不足,时刻鞭策自己,不断突破创先,真正将“廉政爱民”所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公安工作的“突击队”和“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