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烈日下,有一群忙碌的火灾“终结者”

来源: 姑苏晚报 发布时间:2015-08-06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清晨5点,天微亮,宁静被急促的警铃声打破——相城区黄桥出现火情,20多名消防官兵当即整装出发;上午10点30分,刚结束集训归队的他们,又同时接到两起警情,一处小区电梯困人,一处村道边起火,他们立即兵分两路,乘坐消防车呼啸而去……这是苏州市消防支队蠡口中队最为平常的一天,在最近连日高温天里,这一群火灾“终结者”们,所面临的“烤验”更多。

灭火、下水、破拆、摘蜂窝……

气温升高,他们变得更忙碌了

气温越高,他们越忙。蠡口消防中队所辖区域内有众多家具厂、住宅区、村落以及大型商场、市场,灭火任务繁重,至今保持着在一天内接处警12起的纪录。进入高温天后,消防官兵们更不能放松,因为气温越高,火灾形势越严峻。

上午,本报记者与志愿者来到蠡口消防中队,刚到中队,发现官兵们刚完成集训归队,部分战士还没脱下身上的消防战斗服,可以看到,衣服刚脱下来,里面的胳膊、肩膀全都是红红的,看上去像被热水浸泡过,脸颊、耳后根上的汗,顺着脖子一直流淌到背心里,很快在背心上印出一个汗渍。

中队长杨刚介绍说,中队几乎每天都要接处警,不管是否出警,官兵们的上午及下午的集训都不会落下。上午10点30分,正在与志愿者交流中,中队突然响起警铃声,一处是广济北路苏州花卉植物园旁路边失火,一处是润元路小区电梯困人。当即中队20余名官兵全体出动,转瞬间穿上战斗服,分别跳上车,由中队长杨刚和副中队长杨江锋分别带队,分头赶往事发地。

来到起火现场,发现起火的是一处垃圾房,里面正在猛烈燃烧,不时冒出阵阵浓烟,起火垃圾房旁边是树木,不远处有民房。见状,指挥员杨江锋指挥战士立即出水扑救,短短2分钟就将火完全扑灭。记者发现,遗留在消防车上的包内,温度计上的温度在短时内上升到了37℃。处警结束,只见战士们的耳朵全成了“红萝卜干”,发尖、耳后的汗齐刷刷往下滴。

另一队前往处置电梯困人的官兵们,同样热得满头大汗,由于小区突然断电,多名乘坐电梯的居民被困在又闷又热的电梯轿厢,为了在最快时间内把人救出来,到场的消防官兵分几组爬楼,逐层确认电梯所在位置,再将电梯门撬开,把被困人员救出。除了灭火、破拆救人,进入高温天后,活跃在城区的马蜂也较多,中队在没有接到紧急警情时,仅一个月内就成功摘除马蜂窝、蜜蜂窝20余个。

胶靴、头盔、战斗服、空呼”……“ 沉甸甸的战斗装备一般人穿不上

烈日下,穿上消防战斗服,还要完成各种抢险救援任务,若没有长期艰苦的训练,一般人根本无法完成。每次接处警,消防官兵必备的这套装备,分为胶靴、头盔、战斗服、腰带、安全绳包、空气呼吸器等,重量加起来接近20千克,此外若提着两盘水带,总重量接近35千克。除了重量外,胶靴、头盔均不透气,而消防战斗服有夹层,看上去类似于市民冬天穿的大衣。

杨刚说,除了参与灭火抢险,官兵们还要接受日常训练,每次训练都和正式出任务一样,要穿上消防战斗服,以此保证体能,在参与灭火救援时,才不会“掉链子”。但高温天里,消防官兵也是人,有时也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特别是刚入伍的新兵,有时救援时间较长,加上在面前大火、浓烟的炙烤下,会有些不适应,对此他们也会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在车上备好饮用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

志愿者:除了致敬还是致敬

这次参与体验的志愿者陆景法曾经也是一名消防队员。他说,在自己18岁时,曾在消防小分队工作过一年,24小时吃住在队里,当时就感觉十分艰苦。这次在高温天里到消防中队体验,感觉到现在的消防官兵同样不容易,虽然装备比以前先进了很多,不过官兵们面对险情时的使命感更强,责任心更重。特别是高温天里面对同时接到的两起警情,忙中不乱,体现了不凡的战斗素质,又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抢险任务,战斗力更强,令人顿生敬意。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