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操练现场总有新生“倒”下 高一军训现“玻璃脆”?

来源: 城市商报 发布时间:2015-08-28
核心提示: 今年的军训,因为9月3日即将举行的抗战阅兵,让学生们又格外带劲。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军训,是新生迈入校门的第一课。今年的军训,因为9月3日即将举行的抗战阅兵,让学生们又格外带劲。不过,仍有部分人因受不了体能训练的强度而中途放弃的。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瓜埠高中军训基地一高中新生在军训时身体出问题而报警求助,一时间,网上许多人都在说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太差,有点“玻璃脆”。

那么,苏州学生的情况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这两天,记者走进我市各校高一新生训练营进行探访,学生们站在烈日下,或操练站姿,或操练踢正步,而旁边总有十几个学生自称身体没法坚持坐在树荫下休息。军训不能坚持到最后,是不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根据苏州市教育局《2014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书》,我市各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处于良好平稳状态,并无出现下降。对此,不少老师认为,对于军训中学生出现的“玻璃脆”现象,更多的是学生心理暗示,因此相比于锻炼体质,意志品质的磨练更重要。 

□商报记者黄贤君

操练现场总有个别新生“倒”下

这几天,高一新生萧陆在军训的这一周,总觉得身体无比疲惫,在太阳底下站不了几分钟,头就开始发晕,身体也跟着摇摇欲坠,于是就支撑不住了,“报告教官,我喘不上气来了,想休息。”得到应允后,来到一旁的小树荫底下乘凉,与她同坐的,还有其他十余名同学。

“在太阳底下一站就是十多分钟,谁能吃得消,军训的强度实在是太大了。”说话的是一名男生,在军训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体质还不错,这一点点疲劳根本难不倒自己,没想到第二天,就感到头晕目眩,“还好没有晕倒,不过这么累实在是很难再坚持下去了。”

有学生受不了,会不会是训练的强度太高?队伍中的一名教官否认了这一点,“军训的运动强度其实还好,但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被家长宠着,平常不做家务,空下来就玩电脑,体育锻炼这一块没有跟上。”在教官看来像“过家家”一样毫无难度可言的训练,有些同学们就表现得惨不忍睹。“当然,也有体质不错的学生,军训这点强度对他们来说没什么,这些学生平常喜好打篮球、踢足球,身体练得都不错。”

苏州市直属高中的一名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在军训刚刚开始的两三天,确实有许多学生还不太适应,尽管那段时间气温还不算高,但对于刚刚过完一个暑假的学生来说,训练的强度还算是比较高的,就有人开始吃不消,纷纷“倒下”。因此,学校在安排军训强度和休息的频次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吃不消“倒下”的学生其实并不多。

权威数据中学生体质其实在提高

每到军训有人倒下,总能引发一场“学生体质下降”的大讨论。那么,是不是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真的下降了?对此,苏州市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称,根据市教育部门每年开展的全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我市各年龄段学生身体素质总体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很多指标甚至超过前两年。此外,苏州市学生的体质健康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014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书》显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主要分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指标四部分内容。其中,身体素质主要包括50米跑、1000米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内容。监测结果表明,各年龄段的成绩,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较,今年新生高一的年龄段中,男女生50米跑步速度均与去年持平,12—14岁年龄段男生引体向上的平均成绩为2.8个,15-17岁年龄段男生引体向上的平均成绩为4.4个;12-14岁年龄段女生仰卧起做的平均成绩为33.6个,15-17岁年龄段女生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为36.5个。在立定跳远的项目上,与2013年比较,2014年男、女生成绩分别比2013年增加了2.6cm和2.9cm。

在生理机能测试上,主要依据肺活量、握力等相关指数,也能反映出学生体质健康状态和体力活动能力。结果显示,我市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等四项检测下来,均呈现出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和男生高于女生现象,符合青少年身体机能发育的基本规律。其中,肺活量和握力两项指标,与2013年比较出现了明显改善的趋势,说明我市中小学生的生理机能是上升的。

艰苦训练心理比体能更值得关注

“立正、稍息、齐步走……”西交大苏州附中的操场上,429名高一新生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口令,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着紧张的训练。队伍中,除了有一名先天性哮喘的学生在一旁休息以外,其余全都在太阳下站队。10分钟过去了,学生们开始出现了疲态,开始站不稳。15分钟以后,有的女生眼里含着泪水,却依旧没有放弃。

高一(7)班的谢佳慧在短短的一周中就有了惊人的变化,原本第一天5分钟都站不下来的她,现在不仅能坚持到最后,精神也分外饱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只要看着周围的同学,咬咬牙也就能过去了。”她说,军训给她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坚持。

“高一新生入学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可能存在一些不适应。加上军训的强度比较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焦虑、敏感。”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西交大苏州附中专职心理老师陈红说,相比于体能,在军训过程中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心理。很多时候,学生“倒下”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心理暗示:“我坚持不下去了”。这个时候,随着军训的进行,大量的重复动作让学生感到疲劳,在训练中一旦遇上挫折,往往灰心丧气,身体的疲倦和精神的压力让学生对军训产生了厌倦。但是,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做比较,当看到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坚持,自己往往也能够坚持下来。

事实证明,所有学生都能战胜这场艰苦的训练,说明他们的心智也在不断成熟。

学生素质不光光是学校的事

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姚立认为,这几年来,苏州市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心理都在不断提高。为什么还会有“娇弱”、“怕吃苦”的个案出现,其实与家庭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学生素质教育,不管是体质还是心理,都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进来,带领孩子多参与社会体育锻炼。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也要认清一个问题,孩子已经不小了,是时候要学会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挫折也好,苦难也好,都是帮助他们成长和强大的人生财富。

军训,作为高中给学生安排的“第一课”,也是每一个高中新生都必须经历的一段历程。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学生们回忆,军训要求特别严格,很辛苦很累,但是经过军训的磨练,意志力得到了锻炼,生活能力得到提高,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都会有所增强。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更重要的是成长。“以前在家里几乎不怎么会干家务的我,现在不仅自己的被子叠得可好了,就连整个宿舍的内务都是我打扫的。”这是高一新生罗钰婷在军训日志中所记录的话语。

西交大苏州附中校长周晓阳告诉记者,军训时间虽然有限,但对于同学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军训是开学第一课,主要目的,一是接受国防教育,二是通过这一形式激励学生斗志,让他们在从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转折中,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以便投入到新的学习征程中。”但同时他也提醒,在校一周的训练,学生改变了很多,但是接下来的走读,回到家中家长该放手的时候也需要放手,过度保护只会害了孩子,不如让孩子现在就经受磨砺,学着坚强。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