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教育和医疗卫生。适应“互联网+”,是教师、医生面临的新挑战,更是事业发展的新机遇、新希望。
一要认识“互联网+”。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恩施山不再高,路不再远。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提升关系。“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使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得到重新配置,成为推进城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平台和“金钥匙”。互联网可以使好学校、好医院变得更强、更大,可以使基层教师、医生变得更好、更卓越。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不能成为“信息孤岛”,不能在起点上落后,一定要与时代同步,抢占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
二要融入“互联网+”。“互联网+”时代,教育、医疗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从医院内走向医院外,进入开放、互动的生态格局。互联网不可取代医生、教师,但它可以帮助和促进我们的医疗、教育变革。我们要主动融入,推动教育、医疗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开放中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共享交流中提高教学医疗质量。
三要善用“互联网+”。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的医院、医生,要积极置身于互联网时代的洪流之中,善于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勇敢地担当起人民健康之责。
我州是全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教育系统借助“互联网+”试点探索的“三类”互动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同体式、支教式、协作式),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予以介绍,成绩可喜,非常不易,还要进一步大胆地探索和实践。要怀着包容的心,大胆地让孩子去接触网络,去享受更宽泛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