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又是一年中秋到,老年公寓爱意浓

来源: 台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5-09-25

陈雪兰给大家接菜

“干杯!”

“烤鸭真好吃!”……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昨天晚上,椒江下陈街道善爱老年公寓里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办集聚人员中秋团圆饭。

月亮的清辉让大地有了朦胧的美意,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甜甜的香气。老人和曾经的流浪汉们在月光下、桂花香里吃着大餐,脸上满是笑意。

有的吹起了口琴,有的唱起了歌,晚餐后志愿者们还教他们跳起了排舞,笑声、掌声在微风里传得很远。

迎中秋,老年公寓里爱意浓浓

下午5时许,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和受助者们早就齐齐坐好。有不少人还精心打扮了一番,洗了澡,换上了新衣服。

聚餐分成两个场地,老人们坐在操场上,受助者们坐在小会议室里。

晚餐的菜品很丰富,一桌有22个菜。台州救助站站长李朝阳如数家珍:“鸡鸭鱼肉和海鲜样样都有,单单鱼就有红烧黄鱼、清蒸鲳鱼,肉有土鸡煲、烤鸭、还有牛肉。我们还带来了牛奶和月饼,等下发给大家。”

“哑巴”原是一名流浪汉,因为吃得太开心,老毛病又犯了:端起饭碗就往楼梯下跑,蹲在那里开始大嚼,工作人员耐心地把他牵回座位。油焖大肠上来了,他马山拿筷子夹了一大块,又拿勺子舀了一大勺腰果,手忙脚乱之余,大碗里的饮料被打翻了。工作人员拿了块干净的毛巾,给他擦干打湿的衣服,帮他换了把凳子。

没多久,“哑巴”又跑了出去,再一次被工作人员拉回来,坐下来好好吃饭。

老年公寓里,像“哑巴”这样的受助者,还有很多,在来老年公寓之前都吃过不少苦。

昨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开心心共度佳节。

有的受助者吃到兴起,扔下筷子,用手抢着吃。有的受助者很文静,院长陈雪兰等了半晌,也没见他们有动静,亲自动手,把一盘土鸡一块块撕给他们。

朱文素是椒江96345的志愿者,“我们今天来了7个人。”

志愿者们下午就来了,大家帮忙洗菜、捧菜。中秋节当天,还会有文艺演出,“我们还会帮老人们洗脚。”

“小强”到老年公寓后,胖了10多斤

小强和院长陈雪兰

大家一定对“小强”这个名字有点印象,他可是台州经济开发区商业街开元广场一带的名人。

小强今年28岁,老家江西,10多年前被狠心的父母遗弃在椒江街头。残疾的他,把“家”安在商业街开元广场的一个楼梯下。10多年来,给钱、给衣服、送吃的,附近居民给了他很多帮助。(本报7月10日11版作过详细报道。)

今年7月2日,陈雪兰将小强接走,把他安顿在了老年公寓里。小强住上了新房子,还当上了“班长”,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开心地叫陈雪兰“干妈”。

昨天,记者再次见到小强,感觉他比刚到老年公寓时胖了许多,“将军肚”都有点出来了。陈雪兰笑呵呵地介绍:“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小强比刚来时胖了10多斤。”

饭没吃几口,小强突然站起来往外走,被陈雪兰拉住:“干什么去啊?”

原来他要去拿口琴。“先好好吃饭,口琴马上给你送来。”

口琴很快交到小强手里,这是他的老伙计,从他流浪时就一直陪着他。

小强吹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一连吹了好几遍,之后又吹起了《流浪的人》,哀伤的曲子,却被他吹出了快乐的味道。

小伙伴们和着琴声,有的跟着唱起来,有的拿筷子击打着碗伴奏。

小强可是老年公寓里的红人,陈雪兰说他现在“官架子”是越来越大。

这不,吃好饭出去,门口到餐厅短短的距离,从救助工作人员,到送菜的大妈,五六个人列队跟他招呼。小强一副高冷范,开始还附和两声,后面就高扬着头,环抱着手,很有领导派头。

端菜的食堂大妈摇头苦笑:“哎呀呀,小强现在有派头,都不理我了。”

陈雪兰又好气又好笑地告诉记者,小强自从适应了老年公寓,就自觉自己是个人物了,走到哪都要把眼睛往上翘三分。“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自己念过几年书,和其他人是不同的,有文化。”

前天走失的阿夏,让大家牵肠挂肚

前天走失后,监控拍到的阿夏。

陈雪兰手机里保存着阿夏的照片

在一片和谐快乐中,也有伤感的情绪在流动。阿夏不见了,大家找了一天一夜,还没找回来。

阿夏是椒江葭沚街道的“名人”,阿夏有智障,至今都说不清他是哪里人,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阿夏”是大家对他的称呼,不是其真名。

据说是当年唐山大地震时,阿夏被送到葭沚,那时的他只有七八岁。不少人说他是唐山地震后的孤儿,还有一个亲姐姐,早已经失去了联系。

阿夏刚到葭沚的时候,被林彩明阿婆收留在家里,这一留就是19年。去年7月份,林阿婆在黄海公路边的老房子被拆迁,阿婆随儿子住后,阿夏再次成为流浪汉。

最后在朱文素等人的帮助下,阿夏住进了椒江康平养老院。朱文素说,“我们跟他说,到养老院里当领导,他才答应住那的。”

如今,阿夏成了陈雪兰的好帮手。“十几个当中他最好了,最听话,叫他洗澡就洗澡,叫他吃饭就吃饭,叫他吹口哨就吹口哨,很听话的。”

陈雪兰说,阿夏每天最爱做的,就是帮忙看大门、监督老人们的一举一动、非常“严肃”地批评着每一位不听话的老人。

工作上阿夏很认真,生活却很“随和”。梁老伯和阿夏住在同一个房间,平时也帮忙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他说,阿夏最大的优点就是嘴巴甜,“隔一会就阿公阿婆地叫,叫得你心头甜甜的。”

嘴巴甜,又有趣,阿夏很快就和老年公寓的老人们打成了一片,甚至连厨房的师傅都对他赞不绝口。

可是在老年公寓生活得好好的阿夏,前天上午却走失了。

9月23日上午8点左右,阿夏出去买东西,就一直没有回来。

从早上8点30分发现他走失后,一直到昨天下午,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但是仍未找到。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温饱的生活,如今却再次走失。

陈雪兰说,希望各位好心人一起接力转发寻找,帮阿夏重新找到“回家的路”。

阿夏年龄约55岁,精神不正常,但对人没有攻击性,不偷也不抢。走时穿红色背心,胸前印有一个黄色的大大的爱心图案,后背印着“康平托老院”的字样。

如你在街头发现了他,请及时联系康平托老院陈雪兰院长:15306865889,朱女士:13362644126。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