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根据苏州市《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村村到、户户访”调研走访活动的通知》精神,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昨天上午来到巴城镇,踏上村径塘岸、走进院落客厅,与镇村干部一起探讨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之路,看望慰问部分低收入家庭。市委农办、市民政局有关领导参加调研走访活动。
巴城镇阳澄湖村和武城村是徐惠民书记调研走访的联系村。其中,阳澄湖村也是徐惠民书记帮扶转化集体经济薄弱村联系点及“三访三解三促”活动长效机制挂钩联系村。今年7月,徐书记专程赴该村进行调研。此次调研走访中,徐惠民重点看望慰问了该村的三个低收入家庭。家住正仪滨湖花园的杨康元家庭和何文军家庭,都是动拆进社区的农户,都因患大病致贫,目前家庭收入相对较少、生活困难。走进两户家庭,徐惠民与杨康元、何文军亲切交流,耐心询问病情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等情况。二人告诉市领导,虽然一年看病需要花费数十万元,但是得益于昆山的社保和医保政策,大部分的医药费都能够报销,心里感觉踏实多了,谢谢党委政府!徐惠民说:“有了社保、医保,失地农民可以和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到保障,看到党委政府出台的民生政策,能够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十分欣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能够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能够让市民受益,这才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家住正仪嘉馨花园的周文军,精神残疾二级,现在市三院康乐医院治疗,家里只有周文军的母亲施黑妹在家。看到市领导来慰问看望,施黑妹忍不住流下热泪,连声道谢。徐惠民关切地询问了周文军的病情和他们家庭的生活情况,不时鼓励施黑妹。徐惠民指出,要在发挥社保、医保等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党员关爱基金、慈善捐助等多种形式,帮扶好每一个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帮助他们正视困难、挺过难关、坚强生活。
位于巴城镇西北端的武城村,是昆山市唯一的纯养殖村,辖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804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水产品养殖。目前,该村共有养殖水面积4909.08亩,其中精养鱼塘3935.27亩,河沟养殖面积973.81亩。去年,该村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129.35万元,今年有望达到144.19万元。在听取村干部的汇报时,徐惠民不时与他们一起交流,询问比较各养殖品种的效益,并深入探讨富民强村的路径。徐惠民鼓励说,武城村是纯养殖村,很有特色,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处处可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江南水乡风貌。
听到该村希望通过统筹整理散落承包的鱼塘,扩大规模,提高亩均效益时,徐惠民指出,建设精养鱼塘提高规模化水平和产出效益,是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思路正确,但要示范引路、稳步推进,可以先尝试建一个50亩的试点精养鱼塘,产出效益赢得村民信任后再逐步扩大规模,实现村民收入和村级收入的双增长。同时,市委农办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薄弱村和边缘村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国有资产固定收入反哺农村、农民等多种发展路径,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踏着武城村五组黄金河东自然村的沿河小径,徐惠民一行还走进农家院落,看望慰问了陆远春家庭和居根洪家庭。两户人家中都有人长期患病在治疗,属于因病致贫。目前,两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土地流转、社区股金分红等,都被列入了低保边缘户。徐惠民在看望陆远春、居根洪的亲人时,详细询问了家庭生活情况,嘱咐他们保重好身体。徐惠民指出,目前在社保、医保等保障以及各类关爱基金、富民合作组织分红等的帮扶下,因病致贫家庭的困难等到了极大的缓解,基本解决了就医和正常生活问题。随着昆山经济的发展,党委政府将采取更多的举措,继续帮扶好困难家庭,让每一户都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爱。责任编辑 (顾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