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在苏州,口福是天生的造化,光是苏州一碗面,入口是面条、出口是文化,就有许多篇章可做。但现如今,面馆多、发展快,苏州传统面点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昨天,建于1864年的百年老店观振兴华丽转身,在蔡汇河头开出首家旗舰店,老字号时隔16年重回观前街,能否再掀吃面热潮?
观前街上的面馆,在很多老苏州的记忆里都占有一席之地。据观振兴面点大师傅、今年70岁的艾建民回忆说,他17岁进入观振兴做学徒,当时苏州有几位做面点很出名的大师傅,其中三个人脸上都长了麻子,所以业界称为“三麻子”,艾建民的师傅吕桂祥就是“三麻子”之一。“当时观前的几家面馆形成了很热闹的规模和气势,名气都很响。有醋坊桥的大方斋、西脚门的五芳斋,还有正山门对面的观振兴等等。”艾师傅说,那时候吃面的人多,尤其是电影院散场,面馆里都坐满了人,晚上都要供应到11点钟。后来几经周折,有的面馆不见踪影,有的物是人非。而观振兴也迁至玄妙观对面,至到1999年观前改造后迁出,如今重回观前街却已是16年之后的事情了。
在艾师傅的回忆与叙述中发现,观前街这处“面家必争之地”,却也在时代变隔中“空窗”了多年,高租金、快节奏、外来商家和人口涌入,让传统面馆一时不知所措。然而经过多年调整,除了昨天亮相的观振兴旗舰店,朱鸿兴、绿杨馄饨早已入驻,让居住观前的老苏州,逛观前的外来游客,吃一碗正宗苏式汤面变得so easy。但面是那碗面,包装却已是“换了人间”。走进观振兴观前店,新潮的装修风格、现代设计感十足的照明设施、古朴雅致的桌椅搭配,你不会以为这里是面馆,反而更像咖啡馆。据老板孙伟介绍说,近几年,苏式面馆原本就竞争激烈,再加上外来面馆的挤压,要做好“苏州一碗面”光靠传统技艺是远远不够的,环境、服务、现代化营运手段,要跟上时代,这些都要考虑。孙伟跟记者说,观振兴到了观前街,按常理租金高面点的价格也可以略作调整,但他的目标依然是瞄准工薪阶层,走大众化消费路线。8元钱一碗的焖肉面,昨天一开张就被老苏州“爆单”,“物美价廉、服务大众,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孙伟说,观前街面馆林立,除了同是苏式面店的朱鸿兴、绿杨馄饨、五芳斋,还有康师傅、味千拉面、和府捞面等“外来和尚”,如何在竞争中立足,如何让百年老店魅力不减,还要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