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水清仍现鱼读月 林静难闻鸟谈天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1-28



张志远/图

    最近一段时间,记者接到珲春市多位爱鸟人士打来的电话,他们向记者反映了一个共性问题——珲春市区的鹰类和鸟类存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在个别小区绿地和公园,已经看不到鸟儿在枝头上起舞,也听不到它们的鸣叫声了。那么,鸟类存量为啥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市区的鸟儿又到哪儿去了呢?

    ★大美生态惹人醉 众鸟择木栖息来

    自珲春对外开发开放以来,珲春市历届党委、政府都致力于打造生态城市建设。“五城联创”让珲春市区的生态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森林城等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已迈入国家先进行列。“水清鱼读月,林静鸟谈天”。这是大自然对生态珲春的馈赠和珲春市多年来重视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的真实写照。平时在郊区都难得一见的国家重点保护飞禽,也纷纷在城区的楼顶筑巢;在商业闹市区,鸟儿在行道树上筑巢的现象也屡屡出现。

    “我家住的那栋楼房顶上就有一窝红隼。”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中心主任郎建民和珲春市靖和街道的居民于女士,就分别见证了曾有国家重点保护猛禽栖息于楼顶的情景,但现如今,红隼却不见了。

    过去的几年中,记者也亲历了爱鸟的市民在市区搭救受伤红隼等多种鸟类的事情,随着大美生态的形成,珲春市民的生态和爱鸟护鸟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许多来自民间的护鸟队伍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树上麻雀形影单 公园林间鸟飞绝

    2005年12月,珲春著名摄友、鸟类研究专家王金生在他开的影楼橱窗前架设了一部相机,镜头直接对准了与影楼只有一道之隔的小区绿地。“往年这个时候,会有很多林鸟和麻雀在这个小区的绿地上觅食。”王金生告诉记者,该小区绿地种植着多株冬季挂果的野生树种,每年降雪之后,鲜红的果实会吸引众多林鸟等前来觅食。为了抓拍这一大美生态与鸟类亲和的画面,他动用了影楼最先进的设备。然而,令王金生感到困惑的是,他架设相机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并没有捕捉到鸟类前来觅食的画面。

    在此后的几天里,王金生邀请记者先后对珲春市的个别小区和几处较大的绿化广场以及龙源公园等地进行了实地踏查,当时横穿市区的车大人沟河龙源公园段局部尚未结冻,虽然河内仍有“鱼读月”的情景,但公园的林间却闻不到了“鸟谈天”的喧闹氛围。

    ★小区绿地现死鸟 毒饵会否是元凶

    2015年12月21日,王金生前去拍摄并查找“绝飞”原因时,发现珲春市安居小区绿化带有鼠尸和鸟尸并存的现象。“你看,这只老鼠颈部的肌肉纤维已经被啄食,很有可能是它的天敌鹰隼所为。”王金生告诉记者,鹰隼是食肉猛禽,以鼠类天敌而著称。“老鼠和鸟现尸一处,会否与人为投放灭鼠毒饵有关呢?”记者观察发现,在该小区数百平方米的绿地上,至少摆放着数十个水泥材质的毒饵盒,盒内仍有毒饵,但大多已经不见了踪影。

    就在王金生怀疑鸟类存量断崖式下降可能与灭鼠毒饵有关的时候,珲春的一位爱鸟人士通过QQ给记者发来信息称,她在近期发现了很多鸟的尸体。这位网名叫“碧云天”的女士告诉记者,她于2013年创建了一个爱鸟群,自从发现很多鸟不明死亡以后,大家都质疑灭鼠的毒饵是元凶。

    ★相关部门给结论 毒饵伤鸟不排除

    那么,果真像爱鸟人士们所言,珲春市区鸟踪鲜见的原因与投放灭鼠毒饵有关吗?“实事求是地说,不排除灭鼠毒饵对鸟类的伤害。”日前,记者带着这一问题前往珲春市爱卫办采访时,被返聘的原珲春市卫生局副局长常柏林告诉记者,珲春市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按照国家爱卫会的要求投放灭鼠毒饵。投放毒饵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规范执行。“国家指定使用的灭鼠毒饵,其药理是破坏老鼠的血液循环系统。”常柏林告诉记者,这种专用药是由专家研制的慢性药,动物反复多次食用后才会致其肝肾衰竭而亡,对人类和鹰类所构成的威胁甚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求社区等在投放毒饵盒时,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手段。”常柏林告诉记者,此前也有爱鸟人士向其咨询过类似问题,他认为珲春市区鸟类存量出现断崖式下降,特别是从鸟尸和鼠尸同现一处来看,也不排除个别居民私自投放违禁毒饵和鸟类自身发生疫情等情况。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