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先进制造业立镇 实现内涵式增长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2-29

核心提示

●以先进制造业立镇,全力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抓项目建设、抓开工开业。主动顺应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新趋势新变化,积极引进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把德园作为核心增长极,精心打造“产业公园”。 通过3~5年努力,把德园建设成一个欧美企业集聚、产出效益高、技术水平强、自有品牌多、环境保护好的先进制造业园区。

●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引领性”力量。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以项目联合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组建协同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

升级换挡、化蛹成蝶是一场新的考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是表象,结构优化是本质,动力转换是关键。张浦镇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两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真理,一手抓稳增长,一手抓调结构,坚持先进制造业立镇,为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五大发展”走在前贡献力量。

“新常态不再认同传统的发展模式,老百姓不再认同传统的发展方式,子孙后代也不允许我们走传统的发展路子。我们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艰难,就在于既不能走发达国家传统的老路,又要达到发达国家现有的水平。”张浦镇党委书记王建华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工业重镇,张浦唯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顶住下行的压力;唯有化自信为自觉,才能形成向上的动力。

张浦镇深刻认识到,“插柳成荫”“老树开花”“腾笼换鸟”三篇文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去年以来,围绕这三篇文章,张浦镇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插柳成荫”方面,借力科技镇长团,挂牌成立了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张浦)科技服务驿站,省六大人才高峰、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现零的突破。“老树开花”方面,沪光、彩华、若宇检具、威富服饰等企业在机器换人、技术创新、总部经济等领域探索出新经验。上市特色板块继续做强,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返台上柜企业1家,累计上市挂牌企业已达10家,占全市的1/5。“腾龙换鸟”方面,完成22家企业“退二优二、退二进三”。

昆山要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张浦也要把制造业作为稳增长的主战场。目前,张浦镇已形成精密机械、高端食品、总部物流三大主导产业格局。今后,张浦镇还将紧紧围绕这三大产业,加快建成3个百亿级的产业、2家百亿级企业,实现1000亿工业总产值。

德国艾森曼集团、香港I.T集团等龙头型项目顺利落地,一批税源型欧美中小企业签约落户,德园欧美企业总数达到98家,去年以来,作为张浦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德国工业园聚集了一批优质项目,成为核心“增长极”。目前,德园已与德国领馆、德商会、德国中心、德国机械行业协会等官方机构、民间协会建立了合作和联系。德园绿色孵化基地的运营团队负责人赖伯恩当选德商会董事。长三角地区80多家德国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与德园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德园还在慕尼黑设立了办事处,打通了对德合作的直接通道。

创新再创新,是制造业的升级术。张浦镇力争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参与标准制定、发明专利授权、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营商环境。以沪光等企业为样本,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推行智能制造,让“老树发新芽”“新芽成大树”,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生产制造向工业智造转变、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

“抓新不弃老,喜新不厌旧”。王建华说,张浦镇还把老企业作为重要的“潜力源”,以退为进,做深“退二优二”“退二进三”文章,提高经济容积率、亩均产出率,力争每年腾出500亩发展空间。鼓励老企业创品牌、创特色、创标准,通过“移花接木”“老树开花”,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积极构筑好上市梯队,力争每年新增1家上市企业、1家拟上市企业、1家上市重点后备企业。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