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迪是一家扎根千灯30多年的化肥厂,由于产能落后难以治理,去年被关停。如今,在这一黄金地块上,千灯镇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小游园,为附近居民增添绿地、修复生态。
在千灯,像这样曾经是工厂、现在成游园的例子还有很多。千灯石浦兴浦街东有一个小游园,这里种满了各类常见的乔灌木,并以花草点缀其间,形成四季常青的绿化景观。“这里原本是一个化工厂,关停以后,政府建了一个小公园,现在成了我们的后花园。”住在附近的王阿婆告诉记者,原本觉得住在这里是受罪,现在天天可以逛公园,感觉好极了。
近年来,千灯镇不遗余力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在关停14家污染企业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河道生态,大力兴建公园绿地,用修复生态的“加速度”打造秀美千灯,提高千灯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静静流淌的千灯浦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这条滋养着一方水土、培育一方文明的母亲河经过治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如今的千灯浦,水流量更大、流动性更强,水质大幅提升。随着两岸堤防护坡、水景观的营造,千灯浦已成为贯穿千灯镇的一条美丽玉带、一道美丽景观。除千灯浦外,近年来,千灯镇加大全镇范围内的河道整治力度,结合“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河道水质。在修复生态的同时,千灯镇高标准编制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大手笔启动七千灌区湿地工程和大唐生态休闲采摘园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绿肺。
七千灌区生态湿地原是路旁的一塘死水,为改善景观、净化农业园区水环境,千灯投入280万元对其进行综合整治,绿化面积5.1万平方米。去年该生态湿地被评为苏州市园林绿化示范工程。而连接顾炎武故居与生态园的大唐采摘园项目则更加注重休闲娱乐,总面积17.3万平方米的采摘园及沿河景观带,不仅以大面积的绿化景观将集镇区与农业园区的生态系统自然连接起来,而且也为居民傍晚散步、周末踏青提供了便利。
“生态建设必须与民生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老百姓对环境质量改善有直接感受。”千灯镇党委书记李文表示。去年,千灯新增汶浦路、萧墅路等道路绿化22.4万平方米,建成吴家桥农民湿地公园、庄巷生态公园等公共绿地3万平方米,并完成千灯中心校南校区、文体中心屋顶绿化,“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的绿化体系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