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当代“愚公”徐仲林30多年捐70余万修路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5-20

 青田八旬老人自掏腰包为村民修路、架桥

   当代“愚公”徐仲林30多年捐70余万修路

  阅读提示

  在青田海口镇,有这么一位远近闻名的当代“愚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自掏腰包为村民修路、架桥、修水坝,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如今路还没修完,躺在病床上的他牵挂不已,他的儿子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会接过接力棒,完成爸爸的心愿。”

 

  大儿子徐松波指着父亲修好的路说:“父亲修路,我们全家都支持。”记者麻凯程摄

  这位老人叫徐仲林,是青田县海口镇东江村源头坑自然村的村民,今年已87岁高龄。30多年来,他投入70多万元为民修路、架桥、建水坝。对于他的义举,有人说他傻,有人叹他痴,更有人赞他是当代“愚公”。

   为修路,他卖掉家里300斤的大肥猪

  “这条路都是徐老爷子自掏腰包修的,真的很不容易!”一到源头坑村,就有村民向记者称赞徐仲林的义举。从一尺多宽的羊肠小道,到如今五六米宽的村道,这条约一公里长的路,87岁的徐仲林倾注了大半辈子的心血。

  说起这条路的变迁,村民徐文利感慨万千。他回忆说:“30多年前,这路还只有一尺多宽。那时砍柴回家,在小路上和别人碰面,根本就走不过去,路实在太窄了,非常不方便。”

  路不仅窄,还很不安全,发生过不少悲剧。雨天路滑,常有村民不慎滑倒。村里曾有一对双胞胎,在路上追逐玩耍,一个踉跄磕掉了门牙。更让徐仲林痛心的是,36年前,他三岁多的小侄子,晚饭后在小路上玩耍,结果不小心滑入路边的溪涧中,不幸溺水身亡。

  悲剧深深地刺痛了徐仲林,他对儿女们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就算自掏腰包,也一定要为大家修一条像样的路。”那年,徐仲林毅然卖掉了自家养的一头大肥猪,用这笔钱开始了第一次修路。

  85岁的老伴邱东翠说起这件往事,还记忆犹新,她说:“那头猪真是大啊,有300来斤,四毛五一斤。这事老头子没和我商量,知道后我一点也没生气,反而觉得嫁了一个热心肠的好人,心里特别高兴。”开工那天,徐仲林还用卖猪的钱,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双崭新的解放鞋,工人们都乐坏了。

 

   30多年的坚守,修路成了全家人的事业

  继续修建这样的小路,是徐仲林一直以来的心愿。

  从那时起,修路就成了徐仲林的信仰。这30多年来,他的心思就一直围着这条村路转,如今这条路已是第四遍拓宽翻新。

  徐仲林是这条路的“总工程师”,路怎么修,他有自己的打算。他买来水泥,雇来民工,就地取材,将溪涧中的大石头挖出,砌成了整齐美观的路基。看到有些路段危险,他又贴心地加了护栏。大儿子徐松波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年来,徐老爷子为修路已自掏腰包70多万元。

  徐老爷子在家务农,自身收入并不多,这修路的钱,都是从哪儿“挤”出来的呢?大儿子徐松波说:“可别看我爸平时节俭得要命,为自己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可一到修路,他就非常慷慨,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徐老爷子是个有心人,自己的养老金、儿孙给的赡养费、种地的收入,他统统都积攒起来,用于修路。

  徐仲林膝下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孙们事业有成,每当修路时节,他会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儿女们也“支持一点”。女儿徐松菊说:“我爸在家说一不二,说话很有分量,我们兄弟姊妹都很听他的。对于修路,我们都很支持。”

  大儿子徐松波说:“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谁手头宽裕,就多摊一点,谁也没有怨言。修路是善事,也是我爸的事业,看到他老人家高兴,我们儿孙都开心。”

 

   为保路,架了两座桥,建了8个小水坝

  村道一侧就是山涧,每当暴雨时节,常常洪水泛滥,冲毁路基和农田。年年修,年年冲,这让徐仲林很苦恼。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想出了一个法子:在山涧中修建梯级小水坝。

  这些小水坝,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一共有8级。建了水坝后,溪涧的水流平稳了许多,路基和农田再也没有被洪水冲毁过。而且,蓄起来的水,既可以灌溉附近农田,夏天还可以让村民游泳洗澡。在路边,为方便村民下河洗衣,徐仲林还凿了一些小步道。

  徐仲林的工程在一点点地完善着。他发现,平时有村民要到山涧对面的山上砍柴、摘水果,因没有桥,都要蹚水而过,十分不便。徐仲林看在眼里,心里又有了盘算。去年开始,他又自己出资建了两座小水泥桥,方便村民通行。

  修路还要涉及到路边的一些田地和作物,徐仲林就挨家挨户,亲自上门协商赔偿事宜。有些村民被徐老爷子的义举感动,说:“修路是为了大家,这是大好事啊,老爷子你要修我们都全力支持,这田地的钱我一分都不要。”可徐老爷子很过意不去,前前后后向村民补贴了7000多元。

 

   “这条路,子子孙孙都要一直修下去”

  路尚未修完,去年9月,徐老爷子却被查出患了肝腹水。前段时间病情加重,他在医院里待了17天之后回家休养。徐老爷子躺在床上,肚子鼓得很大,身体虚弱。女儿徐松菊在一旁心疼地说,“去年下半年,我爸还带病修路,如果不是因为病重,这些天,他肯定还在施工现场忙碌着!”

  因为病重,工程已暂停了一段时间。这条长约一公里的路,一大半路面已浇筑了水泥,还有三四百米仍是石子路。大儿子徐松波说,因为路还没修完,老爷子在病中一直牵挂不已。

  这些天,徐老爷子几次把大儿子徐松波叫到床前,反复交代:“这条路,子子孙孙都要一直修下去。”从源头坑村再进去四五里,在大山深处,还有一个小村庄,按照徐老爷子的心愿,要把这条路一直通到那里。徐松波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会接过接力棒,完成我爸的心愿。”

  对于徐仲林的这些善举,村民都对他赞不绝口。“真的要感谢徐老爷子!以前路不好走,种地不好种,现在路宽了,桥有了,农用三轮车、拖拉机、小货车都能开,很方便。”谈起徐老爷子,村民徐文利竖起了大拇指。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