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最美职工”李飞 一身绝活儿的“机械巨手”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08

原标题:一身绝活儿的“机械巨手”

——记省“最美职工”李飞

6月3日上午8时许,海风六级,海水拍打着大丰港二期工程码头的驳岸,海面上一小块一小块绿色的海藻随着浪涛汹涌翻腾。

hanld16064_副本

李飞(右)和码头安全员在卸货作业前检查抓斗质量。本报记者 万者进 摄

机械操作手李飞像往常一样,熟练地登上门机旋梯的116层台阶,进入距离地面30米的门机驾驶室。调整座椅位置,身体前倾15度,手握操作杆,双眼凝视前方门机的抓斗,抓、挪、放……在这个3平方米左右的驾驶室,李飞保持这个工作姿势,每天来回起吊门机300多次。

10年前,24岁的李飞成为大丰海港港口公司第一批门机手。1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码头操作工成长为优秀机械操作手;10年来,他以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盐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和江苏省“最美职工”等荣誉称号的背后,是执著的坚守和无悔的付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劳动者最美”的时代强音。

勤学苦练 弥补“先天不足”

2005年,大丰港码头招聘员工,李飞被录取,作为门机学员被安排到上海港参加1年培训。起初,上海港培训中心教练张宝林并不看好徒弟李飞,“作为门机手,李飞有三个‘先天不足’:一是身材比例不佳。门机操作要求操作人员腿部要长,方便踩刹车。李飞腿部不够长。二是恐高。门机的高度在30米以上,李飞上去后,头发晕、腿发软。三是非科班出身,专业知识底子薄弱。”张宝林认为李飞是前去培训的6名学员中条件最差的,还建议李飞申请调整岗位。

“别人能做到,我也一定可以做到。”李飞暗暗下定决心。腿短不要紧,培训中心有和他身材比例相仿的教练。

操作时李飞仔细观察教练的一举一动,看如何调整座位,后来他干脆把座位上的皮垫子拿掉,以降低座椅高度,自己则坐起了“冷板凳”,操作完再把垫子复位。为克服恐高,他反复练习爬门机旋梯,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也比别人长,最终做到爬旋梯如履平地。深知自己的专业底子薄弱,培训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借阅大量专业方面的书籍没日没夜地“啃”。

为了锻炼手腕力量和操纵感,李飞平时随身携带一个矿泉水瓶,一有时间就当操作杆练习。回到宿舍,用集装箱模型、竹竿、线做实验,在摆动的情况下操作,练习快、准。同门师兄严浩笑称:“那时候的李飞,就像走火入魔了似的。”正是这种近乎痴迷的执着,李飞的操纵水平很快就达到了独立驾机的要求,连之前对他有“看法”的张宝林都竖起了大拇指,“这小子,行!”

2013年7月,港口公司成立“大件”组,专门从上海聘请装卸“大件”的师傅童宝亭到码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指导。严浩回忆说:“童师傅很喜欢李飞,说他特别爱学习,经常私下找他沟通交流。”后来,李飞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主动到上海找童宝亭登门请教。童宝亭被李飞的学习精神所感动,带他到上海港培训中心,找现在已经担任教官的老学员们给李飞“开小灶”。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