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朱克江在阜宁羊寨外口村驻点调研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06-23

【导读】盛夏时节,位于黄河故道的阜宁县羊寨镇外口村绿荫环抱,到处郁郁葱葱。正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之际,近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来到这里开展“三解三促一加强”驻点调研。他住农家、察村情、听民声,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同大家一起谋划发展镇村经济、推进精准扶贫、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务实举措。

原标题:朱克江在阜宁羊寨外口村驻点调研时强调

广开门路繁荣发展镇村经济

 盛夏时节,位于黄河故道的阜宁县羊寨镇外口村绿荫环抱,到处郁郁葱葱。正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之际,近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来到这里开展“三解三促一加强”驻点调研。他住农家、察村情、听民声,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同大家一起谋划发展镇村经济、推进精准扶贫、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务实举措。

同以往的驻村调研、随机调研一样,20日一大早,朱克江轻车简从,径直来到外口村党群服务中心。每月20日是全市党员统一活动日,村党总支正开展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朱克江与村里党员一起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同大家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村情民情,听取他们加快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思路打算。他指出,农村基层组织有力有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重要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村党组织和各位党员要把发展经济、带民致富作为中心任务和重要职责,拓展发展资源手段,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措并举增加收入,上下齐心改变农村面貌。

在建党9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朱克江还来到位于羊寨镇单家港村的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旧址改扩建项目现场,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听取阜宁县红色遗存保护利用情况汇报。他强调,革命遗址是我们老区的一笔宝贵财富。要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把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更好发挥革命遗址的革命传承、教育引导和红色旅游的社会性文化功能。

外口村地处黄河故道堆堤中部,地势高亢,土地贫瘠,纯农户多,增收渠道少,人均收入不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也低于阜宁县。如何加快镇村经济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是朱克江一直思考的课题,也是他此次驻点调研的重要内容。在村党总支书记高翠松的陪同下,朱克江来到农户高兆元家,与镇村干部、周边群众促膝交谈,跟大家算一算收入账。“我们村都是旱田,只长小麦和玉米、花生、大豆,由于长期缺水,产量不高,小麦一亩也就五六百斤。”“多少年来我们还是‘望天收’,以前打了不少井都没用。”“家里有4亩责任田,去年种小麦和花生,算下来也就净赚两千多元,幸亏还有些果树。”听了大家的话,朱克江说,种田是农民的看家本领,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对高亢地区来说,核心是要解决水的问题,要因地制宜,通过推广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消灭中低产田。要鼓励和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联耕联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朱克江还现场打电话给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要求水利部门做好科学论证,抓紧建设滴灌项目,要求气象部门分析降水偏少原因,积极采取人工增雨等措施,地上调水、天上降水,合力解决外口村缺水难题。

在羊寨镇全民创业集聚区,朱克江实地察看了解园区规划和项目入驻等情况,要求坚持节约集约开发,把握好规划方向和生态环保底线,进一步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园区内的美如意帽业是一家外贸加工企业,80多个工人基本都是当地人。在了解企业出口订单等情况后,朱克江勉励企业负责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群众就近就业。朱克江还召开座谈会,与返乡创业就业的代表们交流,听取他们对发展镇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回来办厂成本低,离家近,我们租个标准厂房,创业就起步了。”“现在镇里有创业园,我打算把在苏南的工厂搬回来。”“现在交通方便了,又赶上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开发,我们发展自助采摘机遇难得。”“老人、小孩都在家里,只要有合适岗位,很多人都愿意回来的。”大家纷纷回答。朱克江勉励他们介绍更多的人回来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他说,实现脱贫,根本是要走向富裕、拔掉穷根。市里部署了重点园区板块发展工作,打造盐城发展的“十八罗汉”,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就是“十八罗汉”之一。每个镇都建“一镇两园”,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兴业,广开门路繁荣发展镇村经济,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更多岗位。同时,我们要支持交通便捷有条件的村因地制宜上项目,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座谈会上,得知顺扬纺织公司正在与无锡红豆集团洽谈合作,朱克江现场与红豆集团董事长通电话,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在察看阜宁桃花源生态经济区时,得知园区已挂牌,人员已到位,编制在规划,朱克江对此给予肯定。他指出,黄河故道扶贫开发是一项富民工程、实事工程,要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和谐、休闲宜游”的发展思路,用好资源发展经济,打造黄河故道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全面小康路上“一人不能少、一户不能落”。在看望慰问低收入农户高福用、高福芝时,朱克江仔细察看他们家的帮扶联系卡,关切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和新农合报销比例,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守望相助,在党委政府关心和全社会帮助下过上好日子。朱克江对随行的镇村干部说,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群众,要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切实承担起兜底保障的责任,确保他们衣食无忧。

留守儿童是需要全社会关心关爱的特殊群体,朱克江对他们始终牵挂于心,每次驻点调研都不忘关心看望孩子们。农户沈松林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小孙子一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孩子几岁啦,他父母多长时间回来一趟?”在沈松林家,朱克江关心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得知由于缺乏致富门路,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全村现有37名留守儿童,他深情地说,社会关爱代替不了亲情关怀,还是要加快发展镇村经济,让孩子的父母回乡创业、就近就业,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在羊寨镇中心小学,朱克江看望了孙晓雅等留守儿童,叮嘱学校负责同志和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对他们倾注更多关爱,让孩子在亲情呵护和社会关爱中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看病就医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朱克江一直高度重视。在村卫生室,朱克江慰问了患高血压的村民高东明,并与“赤脚医生”高东升、李兰云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基本药物配备、新农合医疗费结报、医生队伍建设等情况。听说镇里每个村卫生室都配备了全科医生,三分之一的村推行签约服务后,很受群众欢迎,下半年将全面推开,朱克江欣慰地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要大力推广签约服务和预约诊疗服务,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系统就诊平台,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更好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在基层组织,靠的是干群齐心奋斗。融洽干群关系,赢得群众信任,村务公开是重要的举措,市委这几年全面推进村务公开,以公开让群众明白、促干部清白,朱克江每次到村里面都要看看村务公开栏。在外口村村务公开栏,朱克江逐一察看了财务、政务、事务等公开栏,要求凡是为群众办的事项都要全部公开、及时公开,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水平。朱克江强调,要鼓励支持更多能人、有知识的年轻人到村任职,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联系群众、维护稳定的坚强堡垒。广大基层干部要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动力,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转变作风,积极顺应群众期盼,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努力朝着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迈进。

久旱逢甘霖。外口村迎来了入梅后的第一场雨,一片片农田里,破土而出的花生、大豆新苗,在微风中孕育着一年收获的希望。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