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记者辗转联系上崔一良。晚上8时许,记者如约来到盐城市区芝林广场崔一良的家里。65岁的崔一良在退休后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研究东台的历史文化,书桌上摆满了各种资料。
1919年,清末状元张謇感于母亲金氏之恩,在母亲家乡捐资创办母里师范,培养师范人才。崔一良告诉记者,张謇先生的教育思想比较开明,在学校管理上他主张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和实践,正是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开始了在母里师范的活动。
“母里师范时期党团组织的建立和活动,为我党培养锻炼了一批干部,后来在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母里师范,可以说在当时成了苏北地区的红色摇篮之一。”崔一良说,自己对这段红色历史很感兴趣,也感到自豪,于是在建校80周年时立碑以作纪念,也让学生们永记这段历史。
播火记
3名党员成立支部
从事党史工作多年的邹稳林,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东台县特别支部的史料,并将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人物照片翻拍后保存在电脑中,其中就有陈雪生的照片。
1925年春,中共党员陈雪生离开家乡如皋来到东台梁垛私立崇实小学任教,他以教书为掩护,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秘密开展党的工作。当年“五卅”运动爆发后,陈雪生联络附近学校的一些教员,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
1926年初,为便于开展党的地下工作,陈雪生以共产党员个人身份到上海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加入以共产党人侯绍裘为首的国民党(左派)组织。下半年,他根据省党部通知,与大丰垦殖公司国民党员吕左荣(又名吕景荣)取得联系,并先后介绍贲养贤、丁宝康、樊伯仁、仲节园等加入国民党。
1927年6月,贲养贤、吕左荣、丁宝康等来到东台城,他们一致认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背叛了革命,国民党已不再是革命党了,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是唯一的出路。陈雪生在他们提出如何与共产党取得联系的问题时,才吐露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贲养贤、吕左荣听后深受启迪和教育,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
陈雪生根据他们的志愿,介绍两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按照一个地方有3名党员以上即可成立党的支部的规定,在东台“儒学社”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东台县特别支部,陈雪生为特支书记。盐城地区最早的基层党组织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