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把身边故事搬上戏曲舞台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6-10-24

从今年年初开始,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现代沪剧《挑山女人》在我市各地多次上演。这部戏既没有华美夺目的服装造型,也没有星光闪闪的舞台,主演淀山湖镇亚飞沪剧团团长陆亚飞和其他演员以扎实动人的表演,把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故事,演绎成一部直抵人心的好作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戏曲演绎这条路上,陆亚飞已经坚持了33年。1965年出生的陆亚飞是土生土长的淀山湖人,从小喜欢唱唱跳跳,20岁那年通过考试进入淀山湖镇文化站工作。陆亚飞回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是扮演一个上了年纪的媒婆,但苦于缺少影像资料用来学习,陆亚飞就偷偷观察身边的老年女性,进行表情、动作的模仿与揣摩……经过长期勤奋学习,陆亚飞成为了站里的台柱子,她擅长出演花旦、青衣,唱腔圆润甜美,还拥有了不少“粉丝”。

“淀山湖镇的戏曲好看,老百姓爱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戏曲的题材都来源于老百姓身边的故事。”陆亚飞说,自编自导自演的“三自戏”是淀山湖镇戏曲文化中的一大特色,真实、感人,能引起共鸣。近年来,陆亚飞参与演出了一批精品戏曲:小戏《原来如此》获得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银穗奖, 《一只蹄髈》《叫声妈》《田家来客》《心灵之窗》等获江苏省小戏小品二等奖,《请客》《真情》获苏州市小戏小品汇演一等奖。

陆亚飞不仅努力把戏唱好,还致力于让更多老百姓喜欢上这门艺术。“淀山湖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各类戏曲作品除得到老一辈的推崇外,还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陆亚飞说。去年11月,淀山湖镇开设了“浅水湾”戏曲课堂,陆亚飞参与了戏曲课堂的讲课,在课堂上与戏迷们交流、沟通,她希望这不仅是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能让自己的演出水平更上一层楼。

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陆亚飞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2015年,已经从淀山湖文化站副站长岗位上退休的她,在老戏迷们的“怂恿”下,把几位能拉会弹的民间戏曲爱好者聚集起来,组建起亚飞沪剧团。剧团成员分工明确,自编词曲,吹拉弹唱,从主胡、鼓板、琵琶、扬琴到男女伴唱,大家各司其职,排练起来有条不紊。陆亚飞说,老百姓们爱听什么,剧团就排练什么。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