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第一拉动力、项目建设是第一抓手。今年,我市共安排58个重大产业项目,以重点项目促转型,以有效投入增后劲,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本报今起推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巡礼”专栏,走进项目建设现场,传递企业发展声音,展示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最新成果。
【简介】
地处巴城镇的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2亿元,新建厂房、研发大楼2.3万平方米,主要从事精密电子模切类产品的研发、销售,为全球知名手机厂商进行配套生产,逐步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到2018年实现产值12亿元。
【现场】
10月19日,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厂房里,弥漫着“搬新家”的气息:一件件生产装备从老厂运来,工人们紧张地装卸,将其各就其位。车间里,部分新设备已投入运行,工人们在自动化流水线上各负其责,全新的试生产给企业带来了新希望。
站在紧张施工的车间里,公司营运总监齐军告诉记者,作为2016年昆山市重大产业项目,公司新建厂房已通过验收,投资3500万元的首批设备也已进场,目前正在进行消防验收,并在消防备案后开展试生产,预计将于今年12月初正式竣工投产。
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从生产印刷标签起家后,开始涉足精密电子模切行业。齐军介绍,传统模切是印刷品后期加工的一种裁切工艺,简单来说就是把材料(纸)加工冲型成某一需要形状。精密电子模切是一种工业电子产品辅助材料的生产,比如手机数据线、充电器等的包装材料。
近年来,恒铭达电子在提升技术装备上下功夫,加速企业技术升级,公司已通过ISO9001/ ISO14000体系认证,并创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公司拥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自主改创出高端精密数控模切设备,智能自动化及快速应变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得到微软等全球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与合作。2014年,恒铭达电子获评江苏省高新科技企业。
公司总经理荆天平表示,作为服务型创新制造企业,恒铭达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追求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的应变能力和社会责任。荆天平说,新工厂实施了重大生产工艺改革,投资1000多万元自制改良自动化设备,以生产3亿台手机包装材料为例,新工艺可减少1万吨工业垃圾,节约400多吨纸张,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实现了绿色生产。
面对产品配套质量与技术要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恒铭达电子以严格的质量管理为前提,推行原材料全球采购计划,并实施“机器换人”战略,自动化物流车、光学检测等现代化设备都将在新工厂里大显身手,基本能够满足未来5—10年产品品质提升的需要。
【声音】
荆天平说:“2015年,恒铭达电子凭借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竞争优势,320名员工创造了3亿多元的产值。新项目竣工后,分散在昆山各处的工厂将整合至新工厂,并将企业总部定位于巴城。新工厂释放出新产能,预计2017年公司可实现产值约8.5亿元,2018年实现超12亿元,争取于2020年挺进全球模切行业“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