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在风雪中指挥交通。记者 陈磊磊 摄
工作人员在拍打树枝上的积雪。 记者 徐 冬 摄
城管亭林中队队员正在清除路上积雪。 记者 张卉春 摄
图①市农委工作人员在检查蔬菜生长情况。 记者 张 欢 摄
图②燃气办与公安局内保大队检查利通公司储配站。 记者 顾 洁 摄
图③供电公司线路巡视人员加强线路巡视力度,随时监控线路运行情况。 记者 丁 燕 摄
编者的话
1月24日,昆山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雪。雪花飘然,万物裹上了一层银装,虽然美得令人感叹,然而更美的不是风景,而是昨天上班路上这些雪后的守护者,在冰天雪地里为民奉献,在风雪降临的寒冷冬季,我们要感谢这样一群人——
交警部门 奋战雨雪护道路畅通
● 时间:凌晨2点多
● 地点:中环高架南线转高新区互通路段
凌晨2点多,巡逻民警曾超和辅警张斌发现中环高架南线转高新区互通路段有积雪。考虑到路段为钢结构桥梁,易发生结冰现象,他们立即将该情况反映至中队。随后,高架中队迅速通知中环道路养护部门撒融雪剂,并在来车方向放置LED减速慢行指示灯,保障驾驶人行车安全。
● 时间:9点多
● 地点:国际大厦岗亭
9点多,两位瑟瑟发抖的老人带着两名小孩,敲开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长江中队国际大厦岗亭的门。其中一名老人叫周月琴,她告诉值班民警梁奎,两个孩子感冒严重,需要去医院输液,但他们在路口等了近一个小时,依然没有拦到出租车,眼看孙子小脸冻得通红、咳嗽越来越厉害,焦急万分的两位老人只能来到岗亭求助。梁奎先是安抚老人情绪,让他们在岗亭里休息一下暖暖身子,随后和同事程云亮一起在路面帮忙拦车。幸运的是,没过几分钟,一辆出租车恰巧经过,程云亮立即将车拦下,梁奎则返回岗亭接老人和孩子。临行前,梁奎还嘱咐司机一定要注意安全,将老人和孩子平安送至医院。
● 时间:9点25分
● 地点:前进路、顺帆路路口
9点25分,雪越下越大,此时,在前进路、青阳路执勤的长江交警中队东组民警邢益华和辅警张玉明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在前进路、顺帆路路口发生一起电动车和汽车相撞事故,两人立即驱车前往。经协调,汽车驾驶员王某和电动车驾驶员马某达成和解。民警嘱咐两人注意安全后,便离开现场,继续巡逻。
据了解,1月25日当天,交警部门共出动警力800余名,切实做好低温冰雪天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低温冰雪天气里,如遇一般交通事故,将在第一时间处置,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如遇大面积交通拥堵,将组织警力迅速赶赴现场,加强疏导、分流工作,必要时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畅通。(记者 管胡雯)
交通部门 默默付出温暖出行路
● 时间:凌晨2点30分
● 地点:鹿通路桥养护有限公司中环工区
雪夜的昆山格外安静,绝大多数市民都已深睡。可是,许多交通人却无法入睡。昨天凌晨2点半,昆山鹿通路桥养护有限公司中环工区养护队长谭强和他的另外两个同事坐上融雪剂洒布车,从金阳路黄浦江路附近出发,目的是到中环西线跨沪宁高速桥附近撒融雪剂,以确保天亮前中环行车安全。“天气冷精神不能冷。大家哈哈气,打起精神。”谭强这样鼓励工友。
50分钟后,谭强和工友们负责的区域作业完毕,但他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凌晨5点,谭强又坐上铲雪车开始铲雪,直到上午10点,养护公司所有应急队员依然战斗在一线。
“谭强他们并不是当天最早上路除雪的,在他们之前已经有许多负责巡查的同事在各条道路上奔忙。” 鹿通路桥养护有限公司总经理时锋告诉记者,1月24日晚,为应对冰雪天气,保障市内道路安全畅通,该公司就已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加大了各管养线路的巡查力度。
这次去除钢结构桥面的积雪为什么使用环保型融雪剂而不是传统的撒盐做法?据时锋介绍,环保型融雪剂除雪目前在我市主要用于钢结构桥面,这种融雪剂是从玉米等植物秸秆中提取出的,不含任何氯化物,无毒无害无腐蚀作用,能达到即撒即化的效果,而且使用简单,只需要普通洒水车即可,节省人工和设备成本。
正是有交通人的默默付出,才温暖了我们的出行路。记者了解到,昨天凌晨还有许多交通人忙碌在大雪纷飞的夜色中,如公路管理处的蔡莉、何鹏飞等路政养护人员凌晨3点坐上巡查车辆,查看中环高架、国省干线公路、公路下穿、大型桥梁等容易发生冰冻的地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责任人。(记者 汪 鹏)
城管部门 扫雪巡查两不误
● 时间:8点30分
● 地点:马鞍山路长虹大桥
“你在朋友圈晒雪景,我在风雪中站好岗。”昨天,当许多市民惊叹于美丽雪景时,城管执法大队以及各中队队员已纷纷上路,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起来,扫雪巡查两不误。他们“以雪为令”,保障城市整洁有序,市民出行安全畅通。
8点30分,记者来到马鞍山路长虹大桥,看到城管亭林中队中队长陆金龙、副中队长朱学林正带领队员们一道清扫桥面人行道积雪。漫天飞舞的雪花伴着刺骨的寒风,让天气更加寒冷,队员们却全然不顾,或持扫帚,或拿铁锹,纷纷投入热火朝天的除冰清雪工作中。经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奋战,积雪很快被清理干净,整洁通畅的人行道呈现在人们面前。“不错,这样就不会结冰,走在上面也不滑了。”看到队员们的忙碌,一位路过的市民连声称赞。
寒冬不减热情,风雪不停脚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该局第一时间启动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其中,执法大队和各中队加强应急24小时值守,提前备足应急物资,并根据雪情,迅速安排人员到岗,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网格化巡查,及时发现并清除道路结冰隐患。同时,各中队督促辖区沿街商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共同参与扫雪行动,确保道路不结冰。一个个迎风冒雪的执法队员用坚守换来城市的良好秩序和整洁环境。(记者 张卉春)
● 时间:7点左右
● 地点:昆山综保区
7点左右,雪下得正紧,综保区内钢便桥人行道上已结冰。综保区城管中队队员发现后,立刻用随身携带的铲子快速清除,并在人行道上撒盐融雪,保证企业职工安全上班。同时,还有更多的队员分别来到综保区几个卡口,与综保区、海关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开展扫雪等服务,保障集装箱车辆安全进出关。
综保区城管中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应对此次大雪,中队两天前就做好了应对准备,中队党支部还发动党员积极参与。1月24日夜里,雪花开始飘落,综保区城管中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安排党员到岗执勤,在区内易结冰的钢便桥两侧,提醒过往车辆和群众减速慢行,在路面、桥上撒盐,及时融雪,确保区内道路畅通。
为应对冰雪,开发区重点在企业、民生、安环、建设等领域做细预案,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危房人员疏散和工棚、厂房积雪清除等工作预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维护、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到坚强保障。同时,经发局、综保区管理局等重点跟踪对口联系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困难;规建局、城管分局重点做好建筑工地防冻防火、道路除冰等准备工作;公安、交通等其他相关单位积极展开辖区内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截至昨天下午,开发区对区内主要道路、桥梁撒盐约10吨。 (记者 李传玉)
环卫部门 浴“雪”奋战保安全
● 时间:6点30分起
● 地点:正阳桥、西边步行桥
1月24日晚至25日,我市迎来2018年第一场雪。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以雪为令”的环卫人员投入了紧张的抗雪“战斗”中。桥梁、人行天桥、人行道、公交站台等重点区域都留下了他们浴“雪”奋战、铲雪除冰的身影。
1月25日6点30分,在正阳桥上,朝阳垃圾中转站的一群身着亮绿色制服的环卫人员,成了雪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抓紧时间清理人行道上的积雪,保证过往行人正常通行!”随着领队人员一声令下,环卫人员各司其职,拿着扫帚、铁锹、盐袋、草垫等,紧张而有序地工作起来,尽管脸被冻得通红,但大家神情专注,奔着目标利索地忙碌着。
队员征存剑用扫帚不停地推着积雪,他告诉记者:“推雪是个力气活儿,要反复多次才能推干净,但好在我们人多,大家一起干活儿也没那么累。”除清除路面积雪外,他们重点针对区域内各桥段路面、斜坡、台阶等容易打滑的地方,采取铺设草垫等措施,保障行人正常通行。
随后,接到正阳桥西边步行桥桥面有积雪的通知后,大家又赶到西边步行桥,抱起装运车车厢内的草垫,从桥头一直铺到桥尾;对于台阶上的积雪则用铁锹铲除,避免行人打滑摔跤。“我们现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由站内班组长不间断在管辖范围内进行巡逻,一旦发现积雪点,立即通知附近环卫人员及时清理。”征存剑说。
像征存剑等奋战在一线的环卫人员还有许多。截至昨日下午4点,中环范围内共出动环卫人员近1500名,抛撒融雪盐9.35吨,区域内各道路桥面清雪较为及时,未发生路面上冻情况。“我们将始终保证人力、物力充足,加强区域内主次干道巡查,重点抓好主干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桥面斜坡等重点区域积冰积雪清理,保障群众出行方便安全。”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蒋晨蕾)
园林绿化部门 护树“打雪”打到“手软”
● 时间:8点
● 地点:滨江公园
漫天飞舞的雪花将城市装扮得银装素裹,公园、街头绿地的树木在积雪的覆盖下,格外美丽。然而,几乎在每个公园,都有园林绿化养护工人用长长的竹竿将树干、树叶上的积雪打落下来。
上午8点,记者来到位于长江路西侧、昆太路北侧的滨江公园。养护工人程文清正在挥竿打雪。从凌晨3点开始,他和30多名工友就不停地在这个公园巡视,看到常绿乔木上有积雪就打,不让雪在树枝上堆积得太多、停留得太久。“这一次,真的是‘打雪’打到‘手软’。”程文清笑着说,“一不小心,雪掉嘴里、脖子里,那真的是凉爽。”记者注意到,虽然穿着棉袄,戴着帽子、手套,可是,程文清的脸还是被冻得通红。“积雪过沉,容易折断树枝,所以要敲打树枝,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程文清告诉记者,在下雪之前,公司就已安排养护工人对公园里的树枝进行修剪,对部分树木进行了支撑,冰雪天气期间,每个公园都有养护工人24小时轮值。
记者在滨江公园走了一圈后发现,每个区域都有工人们在敲雪、扫雪,湿滑的路面和栈桥上,都铺上了草垫子,并设置了警示标志,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记者从园林绿化部门获悉,昨天凌晨3点,养护工人已开始工作,连夜对老城区、马鞍山路、前进路、高铁南站等重要养护路段和局属公园园内道路、桥梁铲除积雪、铺设草垫,对树木采取打雪措施,对湿滑路段进行封闭。截至昨天下午3点,市属绿地养护共出动养护工人1244人、专业应急人员50人、车辆8辆,外围增援协助抢险单位5家共60人,共加固树木360棵、拍打积雪行道树4500棵、铺设草垫5600只。
(记者 陆 娟)
交发集团 保障市民平安出行
● 时间:13点半
● 地点:城北大道
站在高高的梯子上,顶着寒风和飞雪,交发集团场站公司的工作人员乔健拿着公司定制的工具,将积在公交候车亭上的雪慢慢地推下来,以防过多的积雪压坏顶棚,给等车的市民带来安全隐患。
早上6点多出门,除了中午吃了顿饭,乔健和同事们就一直奔波在各个公交站点。“全市公交站台的候车亭顶棚分圆弧型和平面型,我们这次重点清理平面型的顶棚积雪,尤其是面积大的、老旧的候车亭。”他告诉记者,城北大道的公交站台基本上都是10米长的大候车亭,他们一组六个人正在轮流给这些站台的顶棚“减负”。连续数个小时在风雪中工作,他们的头发、鞋子全湿了,但却停不下工作的脚步。
为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冰雪等灾害性天气对百姓工作、生活以及出行造成的不便,市交发集团迅速行动,不仅制定了应急预案,还组织人员及时赶到负责的场站,利用应急物资进行防滑处置,使用工业原盐、铁锹进行除冰雪工作,在易滑部位铺设草垫等,承担了多个桥面路段的除冰雪保畅通工作。本次除冰雪工作,市交发集团出动车辆150辆共530人,清扫全市8条框架道路上的37座桥梁、集团7个在建项目区域、49个场站及500座候车亭,备有应急值班人员385人。(记者 金 晶)
供电公司 故障第一时间排查抢修
● 时间:8点15分
● 地点:综保区外河泾路
“我已到达线路故障区域,现在所有人分4组排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昨天早上7点45分,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孟庆波接到公司调度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反馈的线路故障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往位于综保区131区一线的故障区域,并组织运检部4组10多名成员在故障区域内进行地毯式排查。
8点45分,线路故障最终确认。“因为降雪,树枝负重下沉压到高压线,所以131区一线外河泾路段一高压线上两路导线发生短路。”孟庆波说,131区一线外河泾路段共涉及10个企业用户,锁定故障点后当即就恢复了5个企业用户的正常供电。通过现场勘察,孟庆波发现除下沉树枝外,外河泾路(枫林路至桃园路)路段马路南侧500米左右的行道树因长势旺盛,不少树枝与高压线有交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立即决定对该路段内的树枝进行必要修剪,确保供电安全。随后,36岁的运检部工作人员王振玉穿戴好脚扣、腰带、安全帽等防护措施,拿着工具熟练地爬上约20米高的电线杆。王振玉成功断电后,随行工作人员立即拿着竹梯、镰刀等工具对行道树进行适当剪修。
据悉,为应对电网迎峰度冬、防范冰雪天气影响,供电公司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在统筹分布全市各区镇28个抢修点、近700人抢修力量的基础上,专门抽调近百人的专业骨干力量组建8支户外抢修队伍,同时备足各类应急抢修物资,第一时间处理各类故障,并积极采取寒潮期间带电作业等技术措施,确保冰冻时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记者 丁 燕)
安监部门 825个建筑工地清除雪患
● 时间:9点30分
● 地点:杜克教育培训中心(一期)
上午9点30分,记者来到杜克教育培训中心(一期)。“因为天气原因,工地暂时停工了。”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杜克大学培育楼项目施工经理王利告诉记者,从早上6点开始,公司就组织工人陆续对现场进行养护。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的道路上已没有积雪,有高低差和斜坡的地方,还铺设了麻袋。“在大雪到来之前,我们已保养好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换好适合寒冷季节气温的燃油、防冻液等,对暴雪来袭做充足的准备。”王利表示,工友的生活也提前做好了安排,不仅保障热水供应,餐厅也配备了足量的菜品,确保不影响工友们的日常生活。
就在记者采访时,市建筑安全监督站监督员黄炜和同事来到工地。他们仔细查看了生活区样板加固情况、防滑防冻措施和热水供应情况等,并对工地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抢险队伍,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等进行检查。“这个工地在安全防护方面还是做得很到位的,不过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施工企业还是要加强主体责任意识,持续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黄炜说。
记者从市安监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建筑工地共组织11000余名工地自我救助保障应急人员和150名对外救助保障应急人员随时待命。其中,全市825个建筑工地均建立1支5~20人的应急保障队伍,用于工地自我救助、除雪。市安监站还组织各大企业建立10支对外应急支援保障队伍,每支队伍人数不少于15人。“各区镇建管部门已经排查建筑工地临时宿舍13381间,涉及人员23863名,未发现险情。” 黄炜表示,大雪期间,各区镇建管部门还将安排人员巡查,一旦发现险情及时撤离宿舍内工人。
(记者 陆 娟)
农业部门 打响农业生产“保卫战”
● 时间:9点15分
● 地点:玉叶蔬食产业基地
9点刚过,市农委副主任戴鼎就带着相关科室负责人来到玉叶蔬食产业基地,现场察看雪情,了解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目前生产一切正常,基地已经做好防灾应急准备,蔬菜也提前抢收了一批,确保每天正常供应市场。”玉叶基地负责人唐静说,从昨天开始,基地所有工作人员已全部投入到应急防范工作中,对大棚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发现破损的地方均已修复。基地还购买了用于除雪的竹竿,以及煤块、竹炭等,必要时可用于增加棚内温度。
在玉叶基地采访时,辖区内南星渎办事处的负责人也在现场。据了解,南星渎办事处组建了20支应急抢险队伍,根据雪情变化,将及时组织抢险队伍帮助玉叶基地清除大棚积雪。
● 时间:10点15分
● 地点:欧耕尼克(昆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午10点多,纷纷扬扬的雪依然漫天飞舞着,在欧耕尼克基地,工作人员各司其职都在忙碌工作着。记者看到,经过一夜的飘雪,大棚上已经积下了薄薄的一层,工作人员在竹竿上绑上了扫帚,耐心细致地将积雪从棚顶扫下,大棚外,沟渠也已清理干净。工作人员季竹康介绍,欧耕尼克共有耕地面积382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60多亩,目前上市的有40多个品种,得知雨雪冰冻天气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基地提前安排部署各项防灾事宜。
走进基地大棚,记者看到,绝大多数的大棚内都搭上了二道棚,像不耐寒的瓜果类苗棚内还加装了小拱棚,开启了加温设施。季竹康和农委工作人员掀开了其中一个小拱棚进行察看,只见一颗颗茄子小苗碧绿青翠,长势良好。农委工作人员提醒基地,要加强24小时职守,密切关注雪情变化,防止冻害渍害的发生,确保基地生产安全有序。
● 时间:11:00
● 地点:锦溪袁甸粮食烘干中心
1月23日,市农委下发《关于做好农业生产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其中要求在雨雪冰冻天气影响期间,所有农业项目要立即停工。
昨天上午11点左右,农委工作人员一行驱车赶到锦溪袁甸粮食烘干中心,只见项目工地已经停工,现场空无一人,施工人员均已撤离。戴鼎叮嘱项目方负责人严格落实通知要求,将人员安全放在首位,等雨雪冰冻影响结束之后,再恢复施工。(记者 张 欢)
联动救助组 风雪中搜寻救助流浪人员
● 时间:8点起
● 地点:西街、人民路、西大桥
1月25日一早,两辆载满棉被、大衣、方便面等御寒物品的救助专用车从市救助站开出。值班到凌晨的市救助站副站长朱健和童亮顾不上休息,与由民政、公安、城管等工作人员组成的市联动救助组一起,前往公园、广场、桥梁底、车棚、拆迁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露宿区域,搜寻救助流浪人员,劝导他们到救助站过冬。
早上8点,救助组一行来到人流密集的西街、人民路等乞讨人员集中区域进行巡查,发现经过连日劝导,路面秩序井然,暂时没有乞讨人员。随后,救助组一行继续前往下一站西大桥。在西大桥桥底,低矮的通道上堆满了杂物,寒风从桥洞两边直钻进来。一名残疾乞讨人员躺在一张简易的铁架床上,身上盖着前不久市救助站送来的新棉被。救助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正阳桥区域被清理后,西大桥桥底成为一些流浪乞讨人员的集聚地。经多次劝导后,目前仍有2名拒绝接受救助的人员长期在此寄居。救助组一行在送上保暖用品后,悉心叮嘱他们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有困难随时联系。
● 时间:12点
● 地点:千灯镇歇马桥村
临近中午时分,雪依然没有停歇。带病在街头巡逻到凌晨1点多的市救助站站长顾瑞平心里还惦记着1月24日在千灯镇歇马桥村发现的两名流浪人员,紧急协调千灯镇民政部门、派出所等工作人员再次前往劝导。当千灯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来到位于歇马桥村的苏沪高速大桥桥底时,穿过灌木丛,发现其中一名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全身蜷缩在一床破棉被里,而此前他们送来的大衣和新棉被都被扔在一旁。为防止雨雪天气出现意外,工作人员将其送往市三院检查安置,并对另一名拾荒男子进行劝离,通过提供暂时住宿场所和取暖物品等方式,确保其平安过冬。
(记者 占长孙)
慈善总会 为困难群众提供御寒衣物
● 时间:13点
● 地点: 昆山慈善捐助义卖中心
“你好,听说可以免费领取衣服?”樊林和朋友于昨天下午1点推开昆山慈善捐助义卖中心的大门,试探着问。“是的,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听到工作人员热情而肯定的回答后,樊林笑着说,“没想到微信上说的是真的。”
冰雪天气来临,市慈善总会迅速行动起来。“麻烦各位亲转发此条信息!”当天上午,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科科长、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钱瑛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昆山市慈善总会为困难群体无偿提供防寒衣物,若有需要可至慈善总会领取衣物……”后面还详细备注了领取条件、时间和地址。消息一发出,迅速引起朋友圈内的强烈反响。不到一小时,这条微信便被转发近千次。
樊林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跟着他一起来到昆山的父亲年纪渐大,身体不好,为了多赚点钱,在一家物业公司上班。老人家每天骑着电动车来回几公里,风里雨里受了不少苦。但为了省钱,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羽绒服。于是樊林来到昆山慈善捐助义卖中心。
供领取的衣服均为我市爱心企业和爱心群众捐赠,部分为全新的冬季衣物,部分为经过消毒、干洗之后叠放整齐的七成新以上的衣物。为了大家取用方便,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还专门腾出一片区域,并将衣物提前按码号挂好。在被确认符合领取条件之后,樊林作了领取登记,为父亲挑了两件厚实的羽绒服。“心里特别感动,日后有能力我也会积极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樊林说。(记者 占长孙)
商务部门 首次启动蔬菜应急储备
● 时间:凌晨4点
● 地点:柏庐批发市场
凌晨4点,昆山还在风雪中沉睡,柏庐批发市场里的工作人员却已经开始为百姓保供在努力工作。一辆辆卡车载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来到这里,大白菜、冬瓜、土豆、莴笋等堆满了仓库,确保昆山百姓在接下来的风雪天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早在多日前,市商务局已向各大型超市、柏庐批发市场、定点屠宰加工中心等重点保供单位下发通知,督促引导其在元旦到春节期间提前备货、做好市场供应工作。此次大雪来临,市商务局应对可能出现的冰雪灾难天气,重点保障猪肉和蔬菜供应,在做好566吨猪肉日常储备的前提下,于1月24日首次启动蔬菜应急储备,800吨耐储存、易流转蔬菜已于25日早上10点全部储备完成。
市商务局还督促各样本单位做好商务部五大监测系统的定期上报,对价格走势进行监测。密切关注肉、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走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预警预报,确保市场平稳、有序、健康运行。同时,该局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分级响应以及24小时值班制度等措施。(记者 金 晶)
昆山海关 雨雪挡不住“通关路”
● 时间:8点多
● 地点:昆山综保区内
1月25日8点多,昆山海关查验关员张贤亮收到紧急预约查验信息:一批从台湾进口的生产料件已运抵昆山陆路口岸,必须快速完成查验。“这是一批急件,当天中午前如果不能入库,生产线必定要受到一些影响。”张贤亮告诉记者,这批生产料件是南亚电子进口的,企业非常担心雨雪天气影响料件入库。
接到预约查验信息后,早早来到办公室的张贤亮立刻与同事向户外监管点走去,同时通过系统调取查验货物信息。到达监管点后,张贤亮和同事不顾户外大雪纷飞,一丝不苟地核对货物数量、品名规格等信息。“规格型号BH7438,申报一致,原产地台湾,申报一致……”15分钟过后,查验工作顺利完成,而张贤亮的头发上已经积了厚厚一层雪。
实际上,以张贤亮查验货物的熟练程度,完成一批货物的查验还可以更快。他说:“今天确实有点冷,手有点不听使唤。另外,这箱货物的种类也比较多,比一般的查验时间长了几分钟。”看着驶出场站的货车,张贤亮一边掸掉身上的积雪,一边笑着说。
据悉,1月24日入夜,雪花开始飘落时,昆山海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帮助企业提前协调通关需求。为应对雪天通关事宜,昆山海关不仅开放预约通关、开辟绿色通道,还提高了货物查验及施封频次,并在报关厅、监管场所、关企QQ群等发布动态提示信息,全方位保障通关顺畅。
(记者 李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