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他们的坚守,换来满城平安祥和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8-02-22

核心提示:这个春节,我们对亲友送出了太多的祝福。今天,当我们回望满城平安祥和,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坚守岗位的人道出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城市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幸福!

▲ 供电热线服务人员认真接听来电。

▲ 供水员工检查设施运行情况。

▲ 环卫工人工作一丝不苟。

▲ 公交司机把乘客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

▲ 公安民警坚守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 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每一位患者。 记者 徐冬 摄

这个春节,我们对亲友送出了太多的祝福。今天,当我们回望满城平安祥和,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坚守岗位的人道出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城市如此美好,生活如此幸福!

■ 公安民警

守护一城平安

春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团圆和休息,而对于公安民警来说,却是责任和繁忙。

35岁的牛文瑞是昆山市公安局千灯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副主任,今年已经是他连续第三个年头春节在岗值守了。2月15日是春节长假的第一天,千灯街头年味浓厚,由于景区就在派出所南边,为了保障游客安全,牛文瑞和同事们一刻不敢懈怠。

上午9点12分,值班室的接警电话骤然响起,报警人王先生称,他停在秦峰路农商行门口的电动车被偷了。5分钟后,牛文瑞和辅警倪建平迅速赶至现场,简单勘察后,并未发现可疑现象,通过监控视频,牛文瑞发现王先生其实是将电动车停在农商行对面了,这样的结果让他和同事哭笑不得。

大年三十,牛文瑞和同事现场、派出所两头跑。好不容易歇下来,一看时间,已经下午4点多了,此时,牛文瑞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儿子发来的微信,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吃年夜饭。“爸爸在上班,不能回来了。”听到这样的回答,儿子显然很不开心,在手机镜头前嘟起小嘴,牛文瑞立马安慰说,过几天给他买玩具,儿子才有了笑容,和爸爸道别。除夕是团聚,是陪伴,然而牛文瑞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和家人过个团圆年了。

晚上6时,牛文瑞和同事们准时来到千灯延福禅寺,为迎接晚上前来烧香祈福的市民做最后的检查工作。所有检查结束,已接近晚上8点,此时,已有许多市民陆续前来进香,牛文瑞和同事们则驻扎在大雄宝殿入口,防止有火种进入殿内。

夜里12点过后,戊戌狗年如约而至。牛文瑞抬头悄悄地向家的方向看了看,他想,自己那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怕是早已入睡了。他的家就在距离寺庙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每天都有3000余名警务人员坚守一线,守护一城平安。

(记者 管胡雯)

■ 医护人员

护航市民健康

市第一人民医院春节期间哪里最忙碌?神经内科肯定算一个。早在春节前,病区里62张病床就全部爆满,整个病区一直满负荷运转。

高瑛,市一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已经参加工作10多年的她早已习惯了节日的加班加点。“团团圆圆过春节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然而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工作至上,只能牺牲一点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高瑛说,今年春节她年三十、年初一、年初二、年初六都要值班。

正月初一早上7点半不到,高瑛早早来了她所工作的重症监护区域。与晚班的同事进行交接班,察看该区域内每位病人的病情以及护理质量,将情况了解清楚,就跟着查房的医生一起开始新一轮工作。“医生查房时,可能针对不同病人的病情会提出个性化的护理要求,所以我必须随时记录好,方便跟进护理。”高瑛说,在这里治疗的病人平均年龄超过75岁,且生命体征都不太稳定,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作为护士,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身体的痛苦,还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心理安慰。

与高瑛一样,市一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季舒在7天假期里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加班。“如果我们都休息了,那病人怎么办?他们的健康谁来守护?”季舒说,整个科室一共有34名护士,春节期间,护士们平均每人只能休息2~3天。

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春节期间,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有数千名医护人员在岗加班,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丁燕)

■ 供电服务

“热线”连着“热心肠”

“您好,昆山市供电公司,有什么可以帮您?”2月15日下午,市供电公司管控中心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张振兴一边接听着市民电话,一边将报修信息录入了电脑。不一会儿,一张停电报修工单已经填好了,随后,她又接入另一个电话。

身为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张振兴尽管上岗不到一年,但她看上去已经是一个“熟练工”了。“我们话务员主要负责接听市民来电,为市民提供报修、咨询、解答等服务。”张振兴告诉记者,每次有市民来电报修,都要提醒他们先检查一下家电设备,然后再帮他们填写报修工单,再联系维修师傅前去修理。“每个单子我们也都回访,最让人高兴的是回访过程中的那一声声道谢了。”

春节期间,管控中心要保持24小时服务热线畅通。8小时工作下来常常腰酸背痛嗓子干哑,眼睛也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感到不适。在管控中心休息室里,张振兴常常放着几大包金银花、胖大海,休息时泡上一杯,润润嗓子。

“因为岗位的特殊性,话务员工作期间离开座位的时间很短、很少。”张振兴告诉记者,她一开始的确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她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特别是在解决完别人的困难后,对方的感谢让她感到无比骄傲和开心。

春节是大家走亲访友、阖家欢聚的时刻,对此,张振兴感到些许的愧疚和遗憾。“不过,今年已经挺满足了,因为除夕上白班,晚上五点下班还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跨年过节。”张振兴说。

像张振兴一样,今年春节期间,我市供电公司共有100多名职工在岗在位,力保春节安全、可靠供电。(记者 蒋晨蕾)

■ 环卫工人

他们是最美风景

“巧平,今年过年回家不?”“妈,我没时间啊,过年都要上班。”“那年后呢?”“年后就正常上班啦,也回不了……”骑着三轮车,身穿黄绿相间的工作服,2月15日上午,环卫工人袁巧平操着一口家乡话简单地和母亲通了电话后,又继续投入保洁工作中。尽管当天是年三十,街头人流稀少,但是袁巧平却没有一点怠慢,一丝不苟地巡查人民路上的垃圾纸屑。

今年37岁的袁巧平来自泰州兴化,目前是朝阳垃圾中转站保洁组组长,主要负责监督检查路面保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自行保洁或者通知负责段的保洁员。“在环卫岗位干了8个年头,过年从没回过家,早就习惯了。”袁巧平一边擦着垃圾桶,一边告诉记者,春节大家放假,但环卫工人却要始终坚守岗位,保证城市的干净美丽。由于过年站里有9位保洁员请假,保洁人手相对紧缺,而作为组长的她,骑着三轮电动车反复到区域内的所有路段,主动帮助其他保洁员一起进行路面保洁。“这些年,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强力推进等原因,工作量较往年来说减轻一些。”她说。

每每看到路上人们大包小包回家过年或是一大家子出去串门,袁巧平的心里还是会有所失落,但即便再想回家,她也告诉自己不能忘记职责所在。“做一行就要干好一行。我妈有时电话里会埋怨我不陪她过年,但是我会和她说,我不是不想回家,像我这样坚守岗位的人还有很多,如果每个人都像我这样要回去,那这个城市怎么办?”她也只能平时抽空带点东西回去看看父母。“好在我公婆、丈夫和孩子都在这儿,等我晚上9:30下班,一起吃年夜饭!”袁巧平笑着说。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仅我市中心城区就有大约2260位环卫工人坚守在一线,为市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市容环境。(记者 蒋晨蕾)

■ 公交司机

方向盘上过春节

2月16日,正值年初一。当天凌晨5:30,天还蒙蒙亮,当大多数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感受节日的清闲,穿戴整齐的赵怀军已经坐在125路公交车的驾驶座上,戴着手套的双手牢牢握着方向盘,“公交人”新的一天开启了。

“新年好啊!”赵怀军满脸笑容,热情地跟上车的乘客打着招呼。遇到老人或小孩,他还会贴心地等待他们坐稳后再驾驶。赵怀军告诉记者,他开125路已经14个年头,每天在火车站北广场与张浦中学之间往返,这18公里的路程及路边的事物已经成为他最熟悉的风景,不少经常乘坐125路的乘客他都能叫得出名字,彼此之间早已像朋友一样。“这几天,看着乘客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笑着和同伴谈论怎么一起过春节,我觉得车厢里的年味也特别浓。”

赵怀军今年54岁,今年也是他春节坚守岗位的第14个年头。“公交出行越来越普及,不仅平日里不可少,节假日期间更是不能‘掉链子’。我既然选择做一名‘公交人’,就无怨无悔。”赵怀军说,为大家的出行服务,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有一位残疾人士每次乘车,赵怀军总会帮他将包提上车或招呼其他乘客帮忙。有一年春节,他特意买了礼物,赵怀军心领了这份谢意,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努力做好这份服务工作的决心。

大年三十那天,赵怀军晚上9点收车后例行“一日三检”,细致检查公交车的制动、转向等各个系统,确认无异常后,再对车身、地板等一一进行卫生清整,回到家已是10点半。“我打开家门,客厅、厨房的灯都亮着,大家一直在等我,正在和面、包饺子,我洗了手也马上加入。那天晚上吃完晚饭已经过了12点,但家里的年味儿、那股子开心劲,一点儿都不比白天少。”赵怀军笑着说。

今年春节期间,像赵怀军一样坚守在岗位上的公交司机还有2000多名。

(记者 周奕倩)

■ 供水员工

温情随水流淌

大年初一早上7时许,家住四季华城的张炳弟起床后,匆匆吃完早饭,就骑上电动车赶往市水务集团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7点半,他和同事已乘上公司班车,前往位于常熟境内的长江引水水源厂上班。作为我市第二饮用水源工程,长江引水水源厂于2011年竣工启用以来,往返常熟和昆山两地上下班成了张炳弟的常态,春节期间也不例外。近一个小时车程后,班车驶进长江引水水源厂。身为当班班长的张炳弟和同事们顾不上休息,迅速穿上工作服,与除夕夜值守的同事完成交接班, 走上各自工作岗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从中心监控室到取水泵房,再到加药间、沉淀池、送水泵房……每个生产部位他都要走一走,看一看。“越是过年过节,越是要细心,要把每一道工序工作做好,使设备、设施处于最佳状态。”张炳弟告诉记者,整个厂区一圈走下来,差不多40多分钟,而他和4位当班同事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轮流巡视一遍。

今年52岁的张炳弟从事供水工作已有30多年,一直坚守供水一线。从最初的自来水厂,到后来的自来水集团公司,再到现在的水务集团,他庆幸自己见证了昆山水务事业的跨越发展。发展越快,工作节奏也加快,节假日加班对他而言早已习以为常。“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虽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但通过自己和同事的努力,保证日均50余万吨的长江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昆山,和傀儡湖一道,形成‘江湖并举’的‘双水源’供水格局,让市民不间断喝上放心水、优质水,这样的付出也是值得的。”张炳弟说。

春节期间,除长江引水水源厂外,市水务集团自来水集团公司共有180余人放弃休息,默默坚守生产一线,护航供水安全,让汩汩清水流入千家万户。


    社会万象

    郎平复出!出任女排主教练率队征战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