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在即将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我市两名支前模范李成兵、殷寿松,将和其他300多名抗战老兵、支前模范一起乘坐车辆接受检阅。8月30日,盐城晚报记者电话连线两位老人了解到,两人在京均受到了细致照顾,目前正调整状态以迎接阅兵日到来。
李成兵在参阅车辆前留影。 李华 摄
两名支前模范受邀参加大阅兵
今年我市受邀赴北京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抗战支前模范乘车方队的人员,均为滨海人,分别是李成兵和殷寿松。
李成兵是滨海县东坎镇三友村贺沟组人。1943年8月,年仅15岁的他加入“滨海抗战支前团”,为活动在当地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革命队伍做工事、传递情报,运送伤员。同年,在东坎镇的一次抗击日伪军的战役中,李成兵和其他队员冒着枪林弹雨,从前线运下了30多名伤员,把许多战士从死亡线上抢了下来。
殷寿松是滨海县界牌镇镇南村一组人。1942年3月,17岁的殷寿松参加了民兵组织,加入了“滨海抗日支前团”,为活动在当地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滨海县抗日救国大队送水、送饭、送情报。由于表现突出,参加民兵组织仅3个月,他就秘密加入了党组织。
在京均受到细致照顾
8月20日14:07,88岁的李成兵、90岁的殷寿松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徐州乘坐高铁,3个多小时后抵达北京。“高铁又快又舒服。”第一次乘坐高铁、第一次到北京的两位老人兴致很高。“这次能参加大阅兵,我感到这一生没白活,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党和国家还能想起我们,我心满意足了!”殷寿松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李老的儿子李华告诉盐城晚报记者,老人们接受的接待规格都非常高。“住宿在首都大酒店,饮食有营养师,有9个医疗组为老人们服务,每人还配了4名护理人员,出行都有武警和护理人员陪同。”李华说,每隔3个小时,护理人员就为父亲检查身体,测量血压、体温,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并根据老人身体状况调整。
李成兵刚到北京,因为旅途劳累,再加上情绪有些激动,一时血压有点高。医疗组专家立刻赶过来为老人会诊,又安排老人到北京军区总院的老干部休养四科调养。调养4天后,血压降下来后,李成兵才回到酒店。“现在父亲身体恢复得很好,精神头特别足,说要以最佳的状态迎接9月3日的阅兵。”李华说。
“参阅车辆气派,开得又慢又稳”
8月28日下午4点多,两人和其他抗战老兵、支前模范登上参阅车辆,进行试车体验。“我们乘坐的车子是带有浮雕的敞篷版国产中巴车,特别气派,开起来又慢又稳,一点不晕车。”李成兵说起试车的感受。殷寿松告诉盐城晚报记者,定位后,他们坐在车上,讲解人员告诉他们怎么系安全带、到天安门前如何统一挥舞小红旗等等。
殷寿松虽已90岁高龄了,但身体倍棒。老人第一次到首都,特想去天安门看看。虽然原则上参加阅兵人员不能随便外出,但经过层层申请,最终在省民政局和省军区的两位同志陪同下,老人圆了心愿,去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地。“为了保存体力,领导不让父亲走路,专门叫来一台轮椅,让父亲坐在上面推着他去看了这些地方。”老人的儿子殷夕香在电话那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