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衡 岭 塬 上 觅 战 踪

来源: 黄河文化生活网 发布时间:2015-09-06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按照灵宝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灵宝市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作家分成七组,走访我市部分乡镇、村庄,寻找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踪迹,我作为被抽调出来的一员,有幸参与了这次采访,所到之处受访对象大都是八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回忆起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以及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他们有的慷慨激昂,有的义愤填膺,有的泣泪交流,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侵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令我们生活在今天和平年代的人们倍感现今社会的幸福安康,使我们所有的人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这次采访的目的,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
        根据我们的行程安排,2015年6月19日,灵宝市作家协会主席李亚民带着我们来到了焦村镇东村、武家山、辛庄、高家庄、秦村等几个有关的村庄进行采访活动,到达的第一站是东村。,这是灵宝市衡岭塬上第一个大村,北距镇政府所在地焦村仅一公里,东离灵宝市区只有二点五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经济发展全镇名列前茅。全村四千多口人,民风淳朴相敬如宾。村委会主任孙富生年龄五十来岁,身材虽然不高,但为人热情,接着我们后,十分真诚地说:“接到镇政府的通知,知道你们的来意后,我事先已经找了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二人能说清你们需要的问题。”在该村村部,我们见到了要采访的两位老人,八十七岁的杜云玉,是1928年出生,八十六岁的杜宝志,,是1929年出生,二位老人尽管年纪高迈,但不显龙钟老态,给人一种精神灼烁的感觉。他们一听说我们要了解当年“过日本”的情况,一下子来了兴致,事发当年他们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六岁,回忆起那时候的情景,两人记忆清晰思维有序侃侃而谈。当地群众习惯上把经过的战乱年代叫做“过乱慌”,譬如“老洋人”入侵(“老洋人”,真名张庆,豫西地区有名的大土匪头子),叫“过老洋人”;日本人入侵,叫“过日本”。
        二位老人一起说:“那一年是一九四四年,正是麦收季节,那一年麦子长势特别好,颗粒饱满穗大子圆,而且秕落子不掉,后来人们说起那年麦子的情形,引为传奇。”老人所说的情况,和我们在其他地方所掌握的完全吻合。一九四四年,全面抗战已进入最后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虽已成强弩之末,但日寇亡我之心不死,仍然企图进行垂死挣扎,在发动“中原会战”后,悍然开始了“灵宝战役”,兵出数路,矛头均指向西安,其罪恶阴谋就是和从西南入侵的日军实行合围,最终占领整个中国,因为自古至今,人们都知道“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河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豫西灵宝境内多山丘壑纵横,建于周时的古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对这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均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可以说是势在必得。入侵的日本军队依靠优势的军械装备攻势强劲气势汹汹,但异乡他国,再加上坦克部队不能适应豫西地区的丘壑态势,因而战争的开始明显处于被动挨打的状况;国民党的中央军依靠天时地利以及士兵抵御外侮的顽强意志,一开始占据优势,却由于指挥失当策略有误,最后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南线的日本人是从五亩乡庄坡柏疙瘩攻上来,国民党中央军十六军一个连的士兵,在这里死守。战斗打响之前,双方首先是炮战,炮轰了一天。日本的炮队设在阳店镇下硙村村南,国民党十六军的大炮队就设在我们村村东的侧坡。日本人的炮弹三个一组,只要听见咋咋咋三声响,那炮弹就嗖嗖地飞了过来,侧坡的土地到处都是炮弹坑,战后村里人在侧坡收集的炮弹皮就一大堆子。十六军的大炮队,也向日军的炮阵猛烈攻击,那大炮好大呀,都是用骡子拉着。村里人都知道日本人要打来了,没有人通知,全都自发地逃走了,柏疙瘩战斗打响之前,我们村里连一个人都没有了,全都逃乱慌了,没有处去,只有往南边的武家山跑,因为那里有娘娘山,山高沟深,可以躲避日本人。武家山沟底有一个天然而成的山洞,可以容纳很多人,人们都躲到哪里,全乡好几个村的人,都往这里跑,洞子毕竟有限,容不下这么多人,有的就躲到村人家里,乱世年间,也没有那么多理性,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互相同情。实质上,人们都想错了,大家都以为这里有山,日本人打不到这里来,谁知道这里成了主阵地,日本人从柏疙瘩打上来,武家山便首当其冲。战斗从早上开始,一直打到下午二点,双方厮杀惨烈,十六军的士兵,连饭都没有顾得吃,那子弹密集的像下雨一样。下午二点左右,枪声稀落下来,中央军十六军从阵地上撤下来的只有二十人,而且伤兵累累,因为一天都没有吃饭,士兵们饥饿难耐,彼此搀扶着到百姓家里讨饭吃。”杜宝志老人慢悠悠地向我们讲说当年的情形。
        杜云玉老人也接着说到:“你们不知道当时那种乱哄哄的情形,大家都不知道明天是个什么样子,对未来心里根本没有个底。柏疙瘩一战后,中央军就撤走了,日本人第二天就打过来了,人们发现村里走过的都是不认识的军队,他们扛着枪,日本人的士兵头上戴的帽子下边分成三绺,老百姓只要看到头戴三绺帽的人就知道是日本人,还有一些‘二毛子’,也就是中国人却给日本人办事,我们现在都成这些人为‘汉奸’。这些汉奸们跟在日本人后边,专门抢老百姓的东西,特别是牲口,光我们村就被抢走了二十多头牲口。有一件事我记的很清,有一队日本人,可能是和大部队分散了,从南营坡上来,经过史村、小南村,最后到赵南村往西去了。这队日本人在南营坡遇到一个地方百姓,那时候人们都传说日本人凶残野蛮,实行‘三光’(即烧光、抢光、杀光)政策,所以老百姓见了日本人心理上都十分害怕,爬在地上一个劲儿磕头,口口声声喊着‘长官饶命’,日本人根本听不懂中国话,不知道他喊的是什么,便挥起鞭子,在这人身上,狠狠地打了几鞭子。
#op#    离开东村往南上,我们来到了武家山村。这是娘娘山下的一个山村,村子的建设整齐有序绿树掩映,是三门峡市首批“小康村”。在村子中间,有一棵具有千年历史的皂角树枝繁叶茂浓荫遮天,当地人称这棵皂角树叫作“龙凤树”。据说五百年前的一天风狂雨暴雷电交加,一个巨大的霹雷,将皂角树当心炸开,从此后皂角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开花结果,一部分只开花不结果,人们称开花结果的那一部分为雌树,称不结果的那一部分为雄树,“雌雄龙凤树”就从那时候叫开了。千年古树枝叶婆裟,古树沐浴千年风雨,是当年日本人侵略华夏历史的见证人。武家山村原支部书记、同为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的赵雷生对该村历史比较了解,据说他曾整理编写该村历史的书稿,叫作《娘娘山传奇》。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我们说:“‘过日本’的时候,全乡好几个村的人,都往我们这里跑,以为这里靠娘娘山,日本人达不到这里来,这里安全。那时候,我们村只有数百口人,据说沟底有一个天然而成的山洞,这个山洞现在还在,能容纳千把人,但全乡好几个村的人,那人数早就超过了千人,那山洞当然容纳不下,有些逃难的人,就住在我们村里有的人家里,直到日本人走了。我们村民风淳朴,又是乱世年代,因此村人对住在自己家里的人也没有嫌弃。”
        辛庄村76岁的许继贤老人说道:“日本人打来的时候,我才六岁,但对那时候所经历的一些事还是有印象的。日本人从东塬上往这边打炮,打了整整的一天一夜,发射过来的炮弹,炸在我们村的碌碡上,碌碡被炸得四分五裂,飞起的一块石头把我家东房炸塌了半边。中央军第8师的一个排长,住在我家院里,排长经常和我爷爷交谈。中央军第8师在牛庄坡,和日本人打了一仗,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日军出动了坦克,但坦克只上到半坡就上不来了,国民党中央军第8师殊死抵抗,第8师师长王剑岳带领士兵们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王剑岳师长的尸首往西安运的时候,我们村里安排一些有影响的老人一起护送。战后在牛庄坡,人们看到国民党阵亡的士兵横七竖八躺的满坡满沟都是,老百姓上地干活,都会发现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日本人非常野蛮不讲理,村里人听说日本烧杀抢掠,为躲避日本人,村里人都往武家山跑。那时候我们村只有400口人,全村人乱哄哄的男男女女一直朝南走,快走到大路边,听见一阵马蹄声急促响起,说是日本人过来了,大家赶紧往回折,妇女、孩子哭声一片。日本人碰见老百姓见人就搜,搜到东西无论大小一律拿走。我奶奶拉着我的手,日本人从她身上搜出一个眼镜,也被他们拿走了。我们村里有一个青年,从小就是个瘸子,逃难的时候,他父亲把他放在驴身上,日本人碰见了,把他从驴身上拉下来,把驴身上的东西拿走。我父亲当时年轻,也就是二十多岁,看不过眼,为他打不平,说了一句维护他的话,日本人拉住我父亲就打,我父亲仗着自己身体强壮,挣脱日本人,从埝上跳了下去,这才免了一场毒打。”
        高家庄80岁的老人高光辉说:“日本人打来的时候,他就是十来岁,村里人都跑到柴原沟里的洞中,我本家的一位叔,在洞里叫蝎子蛰了一下,疼痛难忍哼哼不已,洞里人都责备他,恐怕他的呻吟,把日本人引来。国民党中央军为了抵抗日本人,专门修筑了战壕,从寨子沟经我们村到南洼,约有数千米。”在老人和村长的带领下,为我们专程考察了当年遗留下来的战壕,战壕大概有一人多深,宽窄能容下一个人转身子。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当年的硝烟早已不复存在,曾经杀声震天枪林弹雨的战场,如今绿草茸茸,显示出勃勃的生机,但是这战壕,却在用无声的语言见证世事的沧桑,见证人类历史上那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也见证着华夏儿女不屈的意志。历史已经成为过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导师的话:“忘记了过去,就意味著背叛。”联系到我们这次采访活动,事先由市委宣传部开具的介绍信,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人性的不同层面,有的乡镇干部,明白我我们的来意后,热情接待专人陪同,令人感动;有的人则态度冷漠,一味推诿刻意搪塞。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惊心动魄关乎我们这个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华儿女抗御外侮的勇气,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理解市委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温故而知新,熟悉历史面向未来,凝聚民心共振华夏。那么我们有些干部对这次采风活动的麻木不仁,是不是就有些数典忘宗了呢?
        从秦村返回,在310国道边的卯屯村,我们看到有几位老人在路边闲聊,我们便下车走访,老人们听说我们是访问当年“过日本”的情形,老人们很有兴致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八十三岁的李启民老人忆起当年往事异常气愤地说:“日本人一路往西朝阌乡县打去,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我家里的一头牛,就被他们强行拉走,那时候的一头牛,相当于我们家半个家当。日本人在塔底村奸淫妇女无恶不作,要求村里人为他们送妇女满足他们的兽性,日本人这种禽兽不如的恶行,引起了当地人民极大地愤慨。该村一些青壮劳力,就在一起商议,如何抵抗日本人的罪恶行径,大家就设计装扮成女性,把日本人引诱到村里的芦苇荡中,然后奋起杀敌,将这些日本人全部剿灭。这是当时人民群众自发的抗日行为,显示了我们华夏儿女不堪外侮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李启民告诉我们:“我在那时候,上过私塾,有一点文化,现在虽然老了,但我仍然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报和央视的新闻联播。日本首相安倍否认日本在亚洲各国的侵略行为,完全是对历史的歪曲,我们这样年龄的人,都是日本侵华的见证人,我们可以现身说法,以我们亲眼目睹的真实情形,见证日本侵华的事实。我们也知道日本人民,包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反对战争的,但是反对战争制止战争的正确方法,就是希望日本政府领导人,正视现实承认侵略历史,才能博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宽容。我们也盼望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日益强大,国防力量更加强盛,造出更多的航空母舰,这样才能有效地保家卫国,才能更有力量震慑那些企图重燃战火,重新让人们回到乱世年代‘战争狂人’,他们的狼子野心,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坚决不会答应的!”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