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三一自主研发工程机械“心脏” 一期可年产6万台发动机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09-12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原来,三一重工的动力系统90%靠进口,现在,随着昆山三一动力项目的持续推进,一期已完成3亿元投资,达到年产6万台发动机的产能水平。

“我们2.8升、5.9升排量的发动机已批量生产,明年计划进一步扩充产线,目前正在做7.4升、12.1升发动机的耐久性试验和性能分析。”昆山三一动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一动力的目标是做工程机械领域最高端的发动机,面向全球销售,在技术上达到与国外的MTU、卡特彼勒、沃尔沃等品牌同台竞争的能力和实力。

7月8日,《财富》(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500强排行榜公司名单,三一重工居榜单177名,是工程机械行业上榜名单中排名第一的企业。近年来,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三一延伸产业链,进军新业务领域,实现工程机械“心脏”——发动机的自主研发及生产。2012年12月,昆山三一动力有限公司成立,主攻2.8升至12.1升柴油机和气体机,并于第二年年初在三一昆山产业园下线首台发动机,使得集团拥有了自主研发生产的动力匹配。如今,昆山三一动力公司正与世界知名汽车厂商全方位合作,自主开发新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

走进三一动力车间,呈现在眼前的是两个型号的发动机生产线,虽然整条产线只有38米,所需的装配工人也不多,但产线的每个环节都有多重质量监控保障。“这个连杆采用拧紧轴,对产品的力矩和角度进行防错,一旦拧紧轴拧紧次数减少、位置出现偏差,就会报警提示。”公司制造商务总监袁猛介绍,生产流程上一旦出现报错,产线可目视化的管理界就立刻能让员工掌握报错原因、工序和地点,以便及时修改。生产流程的科技运营和严谨的作业要求,保证了成品一次通过率达99.7%。除在产线上保障品质外,三一动力还从源头把控质量,并通过和奥地利、德国等国的世界知名发动机厂商合作开发,提升研发的自主化水平和速度。

为确保研发及自主生产的成功,三一动力还积极建立可靠的集计算机仿真系统和实验测试系统于一体的发动机CAE专家系统。这种专家系统不但能在前期为设计指明方向,还能在设计中后期提供快速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控制成本、保证质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入选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的陈振雷博士正是三一为发动机项目特意引进的高级专家,他参与多项发动机项目的研发,迅速培养了一支计算分析及实验测试研究人员队伍。据了解,目前企业的研发团队超过150人。

三一动力研制自主“心脏”,不仅是为了满足本公司工程机械需要,还将逐步完成完全替代目前以进口为主的三一重工机械动力系统,并最终实现对外销售,打造中国发动机精品,实现中国在发动机领域的突破。下一步,三一动力将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研发和产线扩充,加强海外市场的拓展,加大“走出去”步伐,明年力争实现产值达亿元。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