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聚焦“515”、凸显“515”、助推“515”,自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515”便成为全市人才工作的主题词。9月6日,同样主打“515”牌的“敞开心扉·广纳英才”——中国盐城·第五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主题活动在上海举行。
“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江苏沿海中部枢纽,快速崛起中的盐城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引领,转型发展更需智力支撑。我们将以此次峰会举办为契机,依托上海密集的人才优势,以更强意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敞开心扉、广纳英才,全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成就事业的创业环境和人才安心的服务环境,让各类人才在盐城创新创业有机会、干事成事有条件、长远发展有空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克江在主题活动上的激情致辞,表达出招才引智的热切心声。
群贤毕至彰显盐城魅力
本届人才峰会人才云集,盐城真诚的合作意愿、集成的人才政策以及优越的创业环境,激发起参会者来盐干事创业的热情。
“到盐城创业,确实选准了地方,找对了‘娘家’。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仅享受到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提供的一站式、零距离保姆式服务,还获得盐城市首批‘515’领军人才资助。”在主题活动现场,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首席科学家、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张卫华的“现身说法”,令人心动。今年6月,张卫华和他的团队不远千里从西南交通大学来盐创业,携带“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成功落户盐城环保科技城。
除了政策支持外,更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顾国彪青睐的是盐城蓬勃发展的势头与速度。“盐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快速崛起的大数据产业更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战略眼光。这里有人才成长的土壤,有技术团队自主创新的环境。”顾国彪认为,与城南新区大数据产业的合作,为世界领先的蒸发冷却技术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筑巢引凤”,“凤”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巢”的优劣。为了引得“金凤凰”结群栖集盐城“高枝”,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投资的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与人才强市战略,启动实施了集成28项优惠政策的“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不惜重金招才引才,不遗余力聚才用才,全力推动盐城经济转向“创业经济”、迈向“人才经济”。
全市先后投入13.5亿元,规划建设10593套人才公寓,配套建设餐饮、休闲、健身等公寓设施。目前已建成9225套“拎包即住”高品质人才公寓。与此同时,创新“一站服务、一网办理、一线接听、一卡兑现”服务模式,为领军人才提供领导干部结对服务、工作设施支持研发、绿色通道安置家人、工作秘书助力排忧、主治医师保障健康等“八个一”精细化服务,保证广大人才既工作顺心,又生活舒心。盐城正成为让各类人才“一见钟情的地方”。
系列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9月6日举行的主题活动,是第五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的核心环节。“把资源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效,关键靠人才。我们将努力培育适宜创新创业的最优土壤、支持创新创业的最优政策、服务创新创业的最优环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荣平的现场推介,让与会嘉宾对盐城这座中国东部沿海新兴中心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微电影《梦想和盐城一起飞》展示了新盐城人的创业梦想,领军人才的精彩演讲分享了他们的创业故事,还有动漫演示、微信直播,丰富多元的推介形式,让嘉宾们深切地感受到盐城优越的人才政策环境、人才发展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当场表示,愿意组织、带动和推荐更多高层次人才到盐城实地考察、创新创业。
本届峰会以“1+8”的形式举行,主题活动前在盐城、上海两地分别举办了八个人才·项目·资本专场对接活动,包括校企人才合作交流大会暨就业实习基地对接洽谈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专家对接洽谈会、大企业(集团)人才兴企CEO研讨会、清华大学(盐城)创业训练营、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对接会、盐城(上海)名医合作交流会、知名媒体人“智兴盐城”恳谈会等,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介“515”引才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引才内生动力,继续集聚产业领军人才,并将引才触角延伸至社会事业领域。
各个专场活动都取得丰硕成果:有44所高校、科研院所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和建立见习实习基地协议;揭牌成立33个高校引才工作站和33个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科技领军人才与7家机械、精细化工企业实现技术对接、24名科技专家与企业签约担任科技副总;15家医院组团在沪签约47位上海名医;围绕产业创新十大工程,引进79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面向全球举办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更是八个专场活动中的一大亮点。8月28日,持续近4个月的市第三届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圆满落幕,共有30个项目获奖。通过组织人才部门和园区招商机构有力对接,已有22个达成落户意向。“盐城有很好的生活环境、成熟的产业支撑、丰厚的创业政策,尤其是盐城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诚意和政府官员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台湾的黄熴铭博士表示,希望在盐城扎根,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在这次创业大赛上,他展示的“半导体集成电路—MEMS技术”项目获得一等奖。这个拥有独特技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一亮相,就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通过八个专场对接活动和“敞开心扉·广纳英才”主题活动,本届峰会共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328名,其中“两院”院士6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名、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与20家上海高校院所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向首批187个“515”领军人才(团队)项目发放了资助资金,兑现了创业领军人才购房购车补贴,颁发了“515”人才绿卡;启动开通盐城市众筹平台“众投网”,对10家“众创空间”创建单位进行了授牌。
峰会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在人才竞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盐城要想成为“磁力”强大、众望所归的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必须走“以创新树立品牌、以品牌集聚人才”之路。
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作为承接载体应运而生。首届峰会于2011年举办,成果喜人,一炮打响。从第二届开始,将峰会主题活动移师高端人才密集的上海举办;从第三届开始,峰会系列活动主动策应创业盐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今年,更是聚焦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的“515”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连续五年的持续接力,沿海发展人才峰会已是盐城招才引智的一张金名片,也成为江苏在省外举办的最具特色的人才活动品牌之一。
据统计,通过连续举办五届沿海发展人才峰会,我市累计引进1427名高层次人才,其中院士57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9名;引进省“双创”团队项目6个、省“双创计划”人才187人;去年全市申报获得的15个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12个来自峰会平台引进的领军人才牵头实施,人才峰会的聚才效应得到充分彰显。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沿海发展人才峰会之所以能够取得丰硕成果,源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通过创建国家教育部“春晖杯”创业基地和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创业基地,组建北大清华人才服务团、海外人才机构联谊会,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盐城籍海外人才信息库,实施招才引智、招商引资 “双招双引”工程,组织企业高校行、招才引智“百日攻坚”活动,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海内外人才中介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引才渠道。
走出去,把招引人才的目光聚焦在全国人才先导区——上海,更是放大了盐城沿海发展人才峰会的品牌效应,同时也是盐城学习上海、服务上海、接轨上海、融入上海的现实举措。“在上海与盐城双方合作进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盐城市委、市政府抢抓发展机遇、高度重视人才、奋勇进位争先的精神和劲头。盐城连续四年在上海举办沿海发展人才峰会,牵引带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高地建设,加快人才工作国际化步伐,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拓宽了沪盐合作、开放融合的发展空间。”上海市委组织部秘书长韩志强评价说。
转型的盐城,求贤若渴;发展的盐城,海纳百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庄兆林在峰会主题活动最后的主持讲话中表示,将以此次峰会为新的契机,始终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聚全市之力深入推进“515”引才计划,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优质的环境,广纳八方英才,汇聚全球智慧,努力把盐城加快建设成为人才创业高地,努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盐城实现梦想有机会、干事创业有舞台、长远发展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