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昨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结合正在开展的“践行‘三严三实’,我为‘昆山服务’做什么”专项教育活动,率有关单位负责人前往锦溪镇阮家浜村开展“三访三解三促”活动。杜小刚与镇、村干部共商不断拓展扶强村级经济的路径,要求锦溪镇及其薄弱村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加快谋划,推动镇、村统筹发展,积极引导村级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根据《关于建立市领导帮扶转化集体经济薄弱村联系点及“三访三解三促”活动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我市对2014年稳定性收入低于200万元的建制村建立市领导联系点制度。锦溪镇阮家浜村是杜小刚挂钩联系点。
阮家浜村大部分已经动迁,剩下的自然村居住较多的外来人口。该村村书记介绍,阮家浜村主要位于锦溪镇东郊,东与北管泾村交界,西与干家甸社区为邻,南依锦溪镇阮白荡,北至锦溪镇白莲湖。从2003年12月底开始,该村就成为无地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杜小刚说,要尽量把有限的资源向农民和农村倾斜,破解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收、农民增收的瓶颈。同时,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保证村庄环境和安全。
在听取镇、村有关领导的汇报后。杜小刚指出,阮家浜村主要问题就是收入来源的问题。村干部们要深入研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寻找致富的新思路、新举措。锦溪镇则要统筹考虑全镇的发展,对薄弱村要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可采取镇村联合、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等办法抱团发展,使其加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做好“水文章”,依托湖荡资源,开展生态养殖;做好土地整治,深化农地合作;增置项目载体,培育优质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拓展富民路径等都是可行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市级机关和企事业对口帮扶单位也将全力支持薄弱村的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多方合力努力把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