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马鞍山港口经济发展平添“国际视野”

来源: 马鞍山要闻 发布时间:2015-09-17

201509170830053_wajLZDIh.jpg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金秋时节,捷报传来:国务院批复同意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对外扩大开放水域28.55 平方公里,开放锚地34.54 万平方米,开放岸线共3段,全长2.87 千米。

马鞍山口岸喜获“国际通行证”,我市将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个一江两岸同时对外扩大开放的国家一类水运口岸,也是长江流域为数不多的一江两岸同时开放的城市之一。

“港口时代”启幕 企业“摩拳擦掌”

最早得知喜讯的市商务局口岸办主任陈龙现在依然难掩喜色:“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对外扩大开放意义重大,在促进马鞍山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全市经济转型升级,以及郑蒲港新区港城、产城、城乡三位一体发展的同时,也将给全市外贸、港口、货代、船代、运输等企业带来重要利好。”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安徽马鞍山中外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刘平表示,近两年,随着我市对外扩大开放步伐加快,致电表达合作意向的企业也越来越多。随着口岸开放程度加大,贸易更加便利化。去年全年箱量突破13 万TEU,散货35.5 万吨;今年1 至8月外贸运量提升10%-20%。

该公司业务为船代货代、船舶验收、码头经营等,主要包括集装箱、散货贸易等。蔡刘平介绍,口岸扩大开放获批,最直接的就是搞活一方经济、拉动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生产型、外向型企业进驻;此外,这张含金量颇高的对外开放“金字招牌”,承认了马鞍山口岸具备国际大港的贸易出口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合作谈判中更有底气。“本地企业及周边口岸‘陆改水’从马鞍山口岸走,毫无疑问有很多好处。”如支持享受补贴优惠、加快通关效率、节约物流成本等。

北京御香苑控股集团和郑蒲港新区共同投资建设的御香苑保税冷链物流加工园项目,预计在明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马鞍山公司执行副总李春梅直言,物流加工园牛源来自澳大利亚和欧洲,以前都从天津港报关,运输至北京加工再分销全国。现在口岸扩大开放、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双项获批,以后船舶将直达马鞍山口岸,就地储存、加工、贸易中转集散,推进了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物流大发展。

可以说,物流园项目借助口岸扩大开放平台,为省市及周边省份肉类进出口提供了“快捷通道”。“如何发展产业集群和贸易体量,让口岸活起来,是我们企业和政府目前正在努力的。”

临港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巨大效益,促进外向型经济节节攀升,安徽省郑蒲港务有限公司把握契机,由内贸果断投向外贸经营。副总程志新认为,马鞍山口岸不可复制的是区位优势。向内发展合肥、皖北乃至中原地区的经济腹地“无水港”,沿江稳居主航道上游枢纽位置的“黄金门户”,形成四通八达的集输运体系,可谓万事俱备。

提及政府及新区的大力支持,程志新十分感动,为提升口岸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新区建设了口岸年检大楼,为企业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检验通关效率。目前,长江沿线口岸竞争十分激烈,港期、班轮、箱源等仍需培育。程志新相信,凭借马鞍山口岸的雄厚实力和政策驱动,历经一段时间港口的发展和培育,将迎来进出口物流的高速发展期,能够真正做到“皖货皖出”。

口岸对外扩大开放后,将为我市企业带来诸多利好,取得可观的预期效益。研究报告预测,郑蒲港口岸投运后,2020 年、2030 年外贸货物通过量分别为1000万吨、1450 万吨,占全市外贸总量1/3;吸引出口集装箱通过量分别为43 万TEU、85 万TEU,占全市水运出口集装箱4/5;吸引船代、货代以及物流企业入驻,估算解决就业人数1000人。

口岸发展日新月异 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

纵观全球,凡经济发展水平高、外向度高的地区无一不是口岸发达地区,诸如美国波士顿、荷兰鹿特丹、珠三角、长三角等,都是通过口岸带动经济发展起来的。马鞍山口岸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其迅速登上时代舞台,9月,马鞍山口岸郑蒲港口岸对外扩大开放获批,标志着“以港兴市”战略高歌猛进、又结硕果。

我市长江两岸岸线全长82.12 公里,马鞍山港口辖长江一级航道36.2 公里,常年维护水深9 米以上,2 万吨级江海轮正常航行。马鞍山港口是长江中下游的枢纽港,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通江达海的门户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2014 年马鞍山港完成吞吐量8100 万吨,居长江内河港口第四位,年均件杂货吞吐量近600万吨,列全省首位。

围绕“以港兴市”战略,我市口岸工作积极推进,保持稳中有进、工作亮点频出。除此次马鞍山口岸郑蒲港扩大开放获批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郑蒲港促进作用日渐显现。拥江发展后,马鞍山口岸腹地得到了极大延伸,正在建设的江北郑蒲港是南京上游最优良的天然万吨级深水港口,拥有深水岸线9.5 公里,其中7 公里常年水深在-20 米左右,最大可停靠3 万吨级船舶,设计吞吐量可达1 亿吨。目前,郑蒲港区一期已经建成运营,马鞍山口岸的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将为把郑蒲港打造成为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通江达海的门户港创造优越的条件。

口岸能力迅速提升。一是世界卫生组织口岸核心能力达标建设得分列全省第一。2013 年马鞍山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考核组验收,得分列我省沿江5 个开放口岸第一位。二是四个监管场所顺利通过海关验收。马鞍山港口集团、长江港口以及天顺港A 区及天顺港B 区四个涉外码头顺利通过海关监管场所验收,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大通关工作深入推进。一是自2015 年5 月1 日起取消纸质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二是深入推进无纸化通关改革,我市外贸企业无纸化通关比例高达99.8%,位居全省前列。三是鼓励外贸企业重视信用等级评定,争取高级认证资质,提高企业通关效率。四是继续保持关检“三个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五是会同马鞍山海关争取海关总署批准我市成为“三互”试点城市,并制订方案;六是借助沪苏浙皖口岸城市大通关合作机制及全省水运口岸联盟合作机制,与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口岸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综保区申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7月底,海关总署发函至国土部、住建部征求两部门对设立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的意见,此举意味着马鞍山综合保税区申建审核工作已经启动。目前,国土部、住建部的同意意见均已反馈至海关总署,即将启动下一轮七部委联合审批。

进口肉类、粮食指定口岸申建工作取得成效。一、进口肉类指定口岸:3 月17 日,国家质检总局以国质检食函﹝2015﹞90 号文函复省政府,同意在马鞍山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目前正在按照方案开展建设。主体工程计划于2016 年2 月完成建设,2016 年上半年通过市级、省级、国家三级验收。二、进口粮食指定口岸:2月13 日,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复批准我市筹建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目前,已经完成粮食口岸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积极招引规模较大的粮食企业成为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的运营主体。

出台了《马鞍山鼓励港口和口岸发展奖励暂行办法》。为培育发展马鞍山港集装箱运输,做大做强马鞍山水运口岸,推动市政府出台了鼓励港口和口岸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对外贸、货代、船代、港口、报关企业进行补贴,2014年我市港口企业共申请获得92万元补贴。

扩大开放“加速度”“大港梦”蓄势已发

口岸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工作的“先锋官”。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马鞍山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到2009年9月底,国务院批准马鞍山长江南岸对外开放,开放岸线分两段,分别长1500米和980米,均已实现对外开放。然而,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市增加了大量的长江北岸岸线,但我市对外开放的范围却一直没有扩大和新增。

随着国家批准实施《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发展规划》和《马鞍山港总体规划》,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和粮食指定口岸获国务院批准,马鞍山已步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马鞍山口岸是全省外贸运量最大的口岸,占到全省的70%以上。正在建设的江北郑蒲港是南京上游最优良的天然万吨级深水港口。扩大马鞍山港口岸的开放范围,是我市港口发展的历史必然。扩大马鞍山港口岸开放,提高通关效率,其目的就是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积蓄后劲,提高马鞍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极大地促进我市乃至全省的开放。

郑蒲港腹地地处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和重要门户,扩大马鞍山港口岸对外开放,标志着我市拥有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国际通行证”,为我市“以港兴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马鞍山口岸郑蒲港扩大对外开放,我市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必将进一步带动全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口岸对外开放是招商引资项目资金落地的最基本条件。郑蒲港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做大进出口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来我市投资置业,特别是发展加工贸易。近年来,我市围绕工业倍增计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以港兴市”工作方案,重点打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轻化及食品绿色装饰、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郑蒲港的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助于开放国际航线,真正实现我市通江达海的愿望。

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加速临港产业集聚进程,推动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市构建“港产城”一体化的核心发展战略,而郑蒲港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郑蒲港深水良港和区位优势,形成临港型大产业群和口岸经济带,全省沿江工业和物流基地布局的重要依托平台。

目前,郑蒲港临港项目建设呈现加速态势,港口物流招商也喜讯不断。已开工的御香苑冷链物流项目、盛通物流园等重点临港项目持续推进,与深圳洋浦中良海运公司、深圳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项目。不仅如此,我市还赴合肥等城市,与外贸大企业开展揽货工作。组织中外运等公司上门请和县、含山两县外贸企业来郑蒲港就地直运。通过科学规划临港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港口物流、商贸等产业,临港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形成。

“郑蒲港扩大对外开放获批,也将对我市‘一区五口岸’的申建工作带来深远影响。”郑蒲港新区相关负责人称,郑蒲港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我市口岸优势,拓展港口功能,建成全国内陆一流口岸、港口型物流枢纽和全省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今年1 至8 月,全市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5933.86万吨,同比增长25.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7 万标箱,同比增长110.2% ;外贸量862.3 万吨,增长16.4%。随着马鞍山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马鞍山港将加快建设亿吨大港的步伐,对于提高马鞍山港吸引外资、聚集航运要素,加快马鞍山港航运、物流、加工、贸易的便利化和国际化,全面提升马鞍山港国际竞争力,推进把马鞍山港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