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工商银行长沙市韶山路支行因牵涉湖南博沣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托产品无法兑付,再次被投资受损户堵住大门而陷入瘫痪。现场,有不少人拿着写有“工行、中行、骗子银行,银行违规销售产品,欺诈老百姓血汗钱”字样的纸张,讨要说法。
据监管部门初步调查,博沣及其关联公司非法开展委托理财,向公众出售了约4亿至5亿元信托产品,其中涉及银行代售的部分约2亿元。
从2014年底以来,博沣的投资受损户多次要求“推荐”和“代售”博沣产品的银行赔偿损失。但至今仍没有任何进展。
银行代售其他公司的理财产品,导致投资户钱财损失,银行是否需要承担起其中的一部分责任?事实上,很多时候,投资户也是看中银行的信誉去购买信托产品。
另外,长沙银行无法兑付事件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也让人们对银行产生不信任感。希望相关部门严管银行滥发理财产品行为。
据投资者反映,湖南博沣资产管理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依靠转包国有银行在售信托,或者炮制已经终止甚至“子虚乌有”的信托产品,以6%至7.8%的年收益率向数百投资者出售了数亿元的信托产品。2014年下半年以来,这些信托产品陆续陷入兑付困难,博沣负责人于2014年12月卷款“跑路”。
经湖南银监局初步调查,博沣及关联公司出售理财产品金额约4亿至5亿元,其中涉及银行代售部分约2亿元。
长沙市金融办证实,博沣不能发行信托产品,也没有销售信托产品的资格。
原文链接:http://www.gwwww.cn/wei/bencandy.php?fid=19&id=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