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纷纷点“赞”

来源: 乐居昆山 发布时间:2015-09-25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提起老旧小区,很多市民的第一印象是房龄高、房屋旧、道路破、环境差,此外,下水道、化粪池堵塞更是老旧小区的“顽症”。与往年一样,“老小区改造”是今年我市民生实事工程的“重头戏”之一。给老旧小区陈旧的外墙刷上新涂料,公共菜地种上绿植,空中管线“打包”入地……如今,这些被改造后的小区都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近日,本网记者进行了走访。

【工程介绍】

按照“住有宜居”的总体要求,自2007年开始,我市每年将老小区改造列入政府实事工程。截至目前,已对110余个老小区进行更新改造、涉及41124户。今年,由市住建局负责的老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包括柏庐、朝阳、亭林三个街道八个社区,为文萃园、状元新村、石幢弄、柴王弄、南街商住楼、游方弄等6个改造小区和32栋散住楼,共计改造67栋楼、涉及居民1558户,改造面积13.0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6000万元。

【建设进展】

9月21日下午,市安保服务总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柴王弄小区,对小区内的监控探头和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升级后的视频监控系统将联入辖区派出所警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老小区的全方位监控。”老小区改造办副主任潘隽告诉记者,作为老小区改造中的最后环节,升级后的监控探头遍布了小区的各个出入口、独立墙、死角以及主要通道等地方,至此老小区改造全部完工。

据介绍,今年3月份招投标工作结束后,改造办积极协调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管线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管线现场交底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于3月25日正式进场施工。在改造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设立项目部,各规章制度及时上墙公示。此外,改造办联系辖区街道社区,向居民发放临时停车证;组织拆除破旧危房和废弃广告牌、路灯、宣传栏等,为小区改造打开施工空间,力争居民生活影响最小化。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今年市住建局主要负责文萃苑、游方弄、状元新村、南街商住楼等6个小区及32栋散住楼实施更新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四个月。”老小区改造办副主任潘隽说。

【改造效果】

老小区改造作为实事工程,如何改造才能符合居民的心愿?“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对居民的合理建议给予采纳,使改造方案做到切合实际、源于群众,才能让实事工程切合民意、顺应民心。”

市住建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21日下午,记者先后来到游方弄、柴王弄、文萃园、红峰二村等改造完毕的小区,只见一栋栋住宅楼外立面已焕然一新,墙面全部重新粉刷,晾衣架、防盗窗、空调架也都进行了统一制作和安装;小区主干道也铺设了崭新的柏油路,小区内划分了停车位,四周还配上了茶梅、杜鹃、桂花等作为点缀。

据市住建局老小区改造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小区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屋顶和墙体的改造、雨污水管网的改造、小区停车位的改造、绿化和健身设施的改造以及监控、防盗门、路灯、道闸的改造。以此来解决房屋漏水和墙体渗水的问题;实现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节约污水处理成本;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小区小区空间,为居民创造健身娱乐场所以及提高小区的安全性。

【市民网友关切】

“道路平坦宽阔了、私家车停放有序了、外墙立面清爽靓丽了,还有新栽种的桂花树飘香了……”采访中,很多市民对老小区改造带来的“幸福”味道纷纷点赞,“一走进小区,就有一种舒适的感觉!”

家住游方弄的居民王顺贵对此次小区改造欣喜不已,他说,“今年有两件舒心事儿,一是楼顶漏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二是小区下水道堵塞的问题也解决了。小区改造有了大变化,大家看在眼里,暖在心上。”

“看到市区其实的老小区都陆续开始改造了,我们也盼望自己的小区能早日开工建设。”居住在游方弄西区的居民杨世楠告诉记者,自己从1987年开始居住在这里,目前小区的基础设施已十分陈旧,如果符合老小区改造标准,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区能申请到下一轮的老旧小区改造。

“改造后,小区环境变好了,居民生活也更加舒心。不过我们还是有些担忧,由于老小区物业人员有限,不像新建小区物业服务那么到位,一旦小区新装的这些设施出现了问题,谁来帮我们维修呢?”居住在红峰二村的居民李玉珍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