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南方人才市场近日发布的《2015-2016年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惠州以平均月薪6321元在珠三角地区位列第三,高于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真是惭愧,拖了惠州的后腿。”不少惠州网友及市民得知后,纷纷吐槽自己又“被平均”了。就此,南都记者通过走访和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309名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士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70%的受访者的税前月薪为5000元以下,仅有12%的人表示自己一半以上的朋友或同事月薪超过6321元。
数据简析
5%受访者称达到6321元
冬冬今年6月从惠州学院毕业,现在某国企的市场推广部就职。“我刚拿到入职后第一个月的工资,税前3700元,入职后转正评级工资应该能有4000多元。”冬冬说,这阵子她的朋友圈也被“惠州平均月薪6321元”的新闻刷爆了,不过跟她一样刚毕业的人对此几乎都持吐槽态度:“像我同学基本都在网站、新媒体工作,工资也就2000多元,能上3000元就很好了。其他高校毕业的朋友在惠州工作的,大多也就3000元左右。”她补充道:“以后工作时间长了,个人有能力的话,月入上万也是有可能的。”
已经有20多年工龄的李大姐是惠东一家私人鞋厂的普通员工,她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月薪3000元左右。“我们是计时的,月收入不稳定,大概一个月三千块钱左右吧,在外来务工者里算低的。”
调查结果显示,像冬冬、李大姐这样月薪在3000-5000元的受访者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40%,同时,仅有1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一半以上的同事和朋友月薪超过6321元。
对于“惠州月薪6321元”这个数据,74%的受访者选择“达不到,数据可信性存疑”,只有5%的人选择“达到了,工资上涨了”。谢先生是一名“90后”创业人,和几个同为“90后”的朋友在惠州合伙创办了一家金融公司,“公司才成立几个月,生意好的时候我一个月有十来万,生意不是特别好的时候我一个月也有一万多元。”他表示,身边同样从事金融行业的朋友月薪几乎都过万,“我公司普通员工也有6000元,不过如果你不干活懒的话,那也只有两三千元最基本工资。”
对比度
惠州发布的数据“没那么多”
南都记者翻阅近两年来惠州统计、人社部门发布的有关工资数据,都和南方人才市场发布的数据存在差距。比如2013年和2014年,惠州市统计局、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有关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分别是3927元和4465元,分别比上年度增加了468元和538元。而南方人才市场发布的则是6029元和6321元。
此外,从惠州市人社局公布的2015年度惠州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看,在惠州十大行业中,金融保险业的工资待遇最高,其工资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分别为12674元、3112元、1837元,平均数为4576元,跟去年相比有所下降。
从企业类型来看,股份合作的工资指导价位远高于其他企业,工资平均数4330元。国有企业次之,平均数为3600多元,而私营企业平均数则只有2967元。
从不同学历的情况看,博士及以上、硕士、本科、大专、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及以下的从业人员,工资指导价位呈递减趋势,平均数分别为14118元、7995元、5653元、4427元、3393元、2962元。在专业技术等级方面,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中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工资待遇最好,其工资高位数均在1.1万元以上,而平均数均为5000元左右。
专家说
是调查而非普查
怎么看各种调查数据呢?天纵达(中国)学习管理顾问机构首席顾问陈胤君认为,“由于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属于抽样调查而非普查,所以数据无法贴近每个人是正常的,尤其低收入群体成为了被平均的对象。确切来讲,这份《报告》里的数据,指的是某个城市的‘人才’薪酬水平,而非大众。”
陈胤君表示,因为在进行数据统计中存在着企业性质、区域差异、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工龄差异、行业差异、计薪标准和福利差异、新老员工差异、从业群体比例差异等因素,都会导致“被平均”。“由于结构性用工矛盾,企业尤其针对稀缺人才、高科技人才、技术类和研发人才、中高管职业经理人,会加大薪酬福利的引才筹码,由此成为拉高平均薪酬的原因之一。”陈胤君认为,高薪酬人才是拉高整体平均薪酬的重要因素,而这也关系到了企业的发展。“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月薪6321元以上,在技术型人才的薪资水平里也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