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以“花开并蒂、灯映两岸”为主题的2015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昨天晚上圆满落下帷幕。记者从灯会组委会获悉,6天灯会期间,共吸引游客21万人次,平均每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
彩灯辉映,同胞同庆
“妈祖巡游”寓意着妈祖为人们带来平安和祝福;“乞龟保平安”表示祈求延年益寿;“同源祈福”象征同法同源,两岸文化互融;“多彩鹿城”象征昆山奔腾的美景;“鱼米之乡”则展示了昆山的富饶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灯会举办期间,每当夜幕降临,昆山开发区慧聚寺广场便成为全市最璀璨、最热闹的地方,展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30多个美轮美奂、寓意不同的灯组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来自高雄市的台商黄先生,连续几天都带朋友来看灯会,他说:“通过中秋灯会这样热闹喜庆的文化活动,让我们这些平常忙碌的台商、台眷可以有机会聚在一起,一边赏花灯,一边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真的要感谢昆山市委、市政府。”黄先生说。
“这个中秋节我没回家,特地让爸妈从河南老家过来看灯会,和家人一起在昆山欣赏这么多华丽、震撼的两岸花灯,真得很值得。”新昆山人江先生表示。
文化搭台,艺术连心
极具特色的民俗专场、惟妙惟肖的非遗文化表演、婉转悠扬的戏曲演唱......六天来,在慧聚寺西侧“两岸共舞台”,每天都上演着不同主题的演出,为灯会添光增彩。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我童年的阿娇……”9月27日是传统中秋佳节,这天的中秋灯会演出是“民歌乐赏会”专场,一首《弯弯的月亮》用深情的歌声表达了两岸一家亲的共同心声,引来大家共和。“既能赏灯,还能看到精彩的表演,感受水乡文化传统和台湾风土人情,这个中秋过得不一般。”前来观灯的台商刘先生说。
古琴叮咚渐响,箫声呜呜应和,柳梦梅和杜丽娘浅唱着逶迤而来……昨晚最后一场“戏曲文化展演展示”专场,演出向广大游客展示了昆曲、锡剧、京剧、沪剧、越剧、评弹表等演唱,许多观众听后都大呼过瘾。
文化搭台,艺术连心。据了解,六天灯会期间,广场西侧的“两岸共舞台”成为海峡两岸文化展示的平台和交融的桥梁,每晚19:30-20:30黄金档,来自昆山各区镇和在昆台湾企业的文艺爱好者相继进行了优秀文艺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戏曲文化展演展示及中秋民歌乐赏会活动等各具两岸特色、精彩纷呈的文艺演表演,把浓郁的节日氛围在灯会期间推向高潮。
同塑品牌,永续辉煌
每当华灯初上,灯会现场就成为昆山的狂欢盛会,这里的广大台胞不只是宾客和观众,还是台下的主人和台上的主角。
据了解,作为两岸百姓共同的节日,中秋灯会的举办得到了广大台胞的大力支持,100多名台商或家眷在慧聚寺广场灯会展区甘当义工,“士林牛排”、“虾扯蛋”、“油炸冰激凌”、“大肠包小肠”、“台南担仔面”等数十种美食厂商前来设摊“吆喝”。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不少主要食材都是专门从台湾运过来的,烹饪的师傅也都来自台湾。
“中秋灯会的举办,让客居昆山的台胞们体味到家的温馨,让昆山市民也能领略更多台湾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此活动,将昆山打造成为以‘宜居、宜业、包容、认同’为特质的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努力使昆山成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示范区域。”灯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