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用爱助病人对抗“肿瘤君”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10-10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化疗前和化疗期间应叮嘱患者多喝水,使尿量维持在每日2000毫升至3000毫升。”“48号床病人的家属最近有些焦虑过度,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抽空儿要和他们聊一下。”在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管护师丁艳的护士服口袋里,每天都装着8个小本子,有的记录着专业的护理知识,有的记录着病人的日常情况。这也是丁艳日常工作的写照和缩影:一边给病人专业护理,一边细致地关心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心理情况。丁艳说:“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有对抗‘肿瘤君’的信心。”

“不能放过每个关心的机会,因为它可能是一针强心剂”

“早上好呀,今天有没有心情和我聊会儿天啊?”9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丁艳照例来到病房为直肠癌患者小高做护理,她一边和对方打招呼,一边做好了再次不被理睬的准备。没想到,“僵持”了近半个月后,小高终于愿意和她聊心事了,也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如果没有丁护士坚持不懈的关心和鼓励,我儿子可能不会有求生的意志。”小高的母亲说。

肿瘤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这里的病人通常比较敏感、悲观。工作16年来,丁艳对此深有感触,同时也让她产生了一个信念: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为此,丁艳总是保持明媚的笑容,用轻松的语气和病人交流。尤其在遇到情绪特别低落、把自己封闭起来的病人时,丁艳常常会找各种机会关心他们及其家人,并有针对性地为其加油鼓劲。“有时候外界给予患者的关心就像一针强心剂,让他们有了积极配合治疗的动力。”丁艳说。

“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因为它是患者安心、信任的基础”

“丁老师,这个患者我扎不上针,你来帮帮忙吧。” 在肿瘤科,常有年轻护士找丁艳帮忙攻克“技术难关”。“丁艳专业技术精湛,又乐于传帮带,像老师一样。”丁艳的同事黎蓉说。久而久之,“丁老师”这个称谓在病人和年轻护士间叫开了。

采访中,不少肿瘤科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丁艳在专业技能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一直不断进修学习,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大专和本科的自学考试。“我19岁就参加工作,不论知识、阅历还是经验都不丰富,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让患者信任我。”丁艳说。

丁艳还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病人有“心结”,如果能及时为其疏导,对治疗和康复有促进作用。为此,丁艳参加了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并报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学心理学研究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目前已经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质。

“要帮助患者融入社会,因为有了更宽的视野才能有更强的斗志”

“最近上映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很不错,主人公熊顿乐观抗癌的故事和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8月,丁艳纠结了很久,还是通过微信把这条信息发给了“希望与爱同在”俱乐部里的部分成员。“一方面我担心电影的悲伤结局给病人造成消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我很希望病人能更加积极、勇敢地对抗病魔。”丁艳说。

“希望与爱同在”俱乐部是中医院在总结了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护理问题多、家属支持力量薄弱、不愿融入社会、榜样力量稀缺等特点后,于2013年特地成立的,并通过面对面、网络等多种方式为病人和医生搭建交流平台,俱乐部成立至今,经常开展“抗癌明星”经验交流、肿瘤专家专题讲座等活动,为患者打开一扇积极与外界接触的大门。肿瘤病患许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加入俱乐部,她不仅懂得了很多治疗、护理知识,还在“小伙伴”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积极与病魔抗争的世界,也让她更有信心和斗志继续配合治疗。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