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山东莱芜:凤城汽车检测站长朱应民默认员工收“黑钱”

来源: CCTV法治在线  发布时间:2015-10-17
 

        为保证道路运输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了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辆,必须定期进行二级维护检测和综合性能评定检测。然而,工作人员采访发现,该县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在实际检测中普遍存在“漏检”现象,并且在少检测好几项的情况下,为缺项检测的机动车辆出具检测合格的报告,其直接后果就是,大量机动车“带病”通过检测,成为新的“马路杀手”,给道路运输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
    
        然而,更加令人想不到的是,检测站工作人员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收取车主财物。
 
        检测站朱应民站长给出的解释是:检测站员工已经在站上工作了很多年,很多车主和他们都认识,给工作人员“礼品”很正常,接受车主给的现金属于个别现象。
 
        近日,本网接到网民来信反映,莱芜市交通局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在对车辆进行二级维护和综合评定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严重“放水”行为,大量不合格机动车在该站几经检测不合格,只有给工作人员财物才能通过。为了解实际情况,工作人员进行了暗访。
 
       10月16日,工作人员跟随检测车辆进入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从九到十一点,记者对上线检测的车辆进行全程拍摄和记录。据业内人士介绍,完整检测一部车辆所需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但进入该站检测上线的机动车,仅仅三四分钟便通过检测。而车辆在进入检测车间的时候都有一个潜规则,就是要给工作人员送两盒香烟或者现金。
 
    为了进一步核实,记者仔细观察了十余辆车的检测过程,记者发现,车辆启动之后根本没有在排气、动力性和车速工位停顿,直接驶上了制动检测工位。而在随后的底盘工位,检测人员也没有下地沟进行人工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仅4分多钟。
 
       “这就检测完了吗?”工作人员带着疑问,跟着受检车辆司机,进入收费大厅,在大厅里,收费人员没有进行任何询问便收费。“检测合格了吗?”“没有,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给工作人员买了一盒22元的泰山牌香烟,别人都是买的两盒。”随后车主又进行了第二次检测。车主告诉工作人员:这次应该可以合格了,刚才我又给了工作人员100元现金,在这里审车不给工作人员好处根本就别想合格,给的少了就让你几次检测都不合格。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几名受检车辆的司机,他们表示,在这里找找熟人,给工作人员好处费或者礼品就能交钱办手续,上线就是走过场。
 
        工作人员联系了莱芜市交通局运输管理处,对于缺项检测合格以及工作人员收取车主“黑钱”一李姓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检测站不属于我们管理。下午,工作人员联系到莱芜市交通局,办公室人员称对此事不知情,上报领导后下周才能去核实,并让联系检测站朱应民站长。朱站长声称:“给工作人员送一两盒香烟很正常,收车主的金钱只是个别现象,你们也不要再向其他部门核实情况了,我再有两个月就调到局里(交通局)工作了,不负责这里了。咱们认识了,以后再路过莱芜的时候我好好接待你们,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也算帮帮我。”
 
        对于检测站车辆检测中的这种行为,站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不但不对此作出处理反而说是正常现象。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就是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的吗?相关法律专家说,不仅仅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也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了严重隐患。作为交通局的员工,收取车主财物更是严重违反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
 
        明明是为了道路运输安全的检测,检测单位却以这种那种理由推脱,试想,如果一旦受检车辆出了问题、事故,又该由谁负责,谁又有负得起责呢?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不管有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保障广大人民安全为目的的综合检测,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弄虚作假可能会在短期内为单位带来利益,却使得车辆检测形同虚设,为道路运输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监管措施跟不上,道路运输车辆的性能检测,这道安全闸门遭到严重的侵蚀。”
 
        此事,能否引起当地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重视,本网将继续关注。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