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老有颐养”在昆山成真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10-21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今天上午,昆山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玉诚护理院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市依靠社会力量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又迈出新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2家、民办养老机构3家,各类养老床位698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8张,建设完成82家日间照料中心,“虚拟养老”服务全面覆盖,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9064”养老服务格局。

在今年9月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为辅助、社会为主体、法制为保障,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9064”养老服务格局是指90%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享受由日间照料机构提供的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享受由养老机构提供的机构集中养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摆上重要位置,将破解养老服务用地、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不断加快发展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投资1.9亿元兴建市福利院分院,实施区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先后改扩建高新区、千灯镇等福利院的基础上,吸引社会资本开办高新区盛爱护理院、开发区康仁护理院、巴城永悦护理院,新增床位近800张,形成公办与民办养老并存、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在周市人民医院和锦溪老年病专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中心,新增护理床位300张,实现医养融合发展新模式。淀山湖镇探索利用闲置农房就地改造成养老用房的“离家不离村”养老模式受到农村老年人欢迎。

在全市机构养老建设实现“增量”的同时,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82家,为全市8000多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及文化娱乐等服务。市、区镇(街道)、社区(村)不仅建立了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还转型升级居家养老服务,引进专业社会组织乐惠居、壹方公益等开展虚拟养老服务。在政府政策推动下,乐惠居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上门式照料服务,把政府的政策性养老援助补助,转化为为老人提供的个性化、亲情化生活照料服务,成功为老人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全市84周岁以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自从他们派人上门服务后,我家的卫生越来越整洁了,服务人员不怕脏不怕累,做事很认真仔细,也很贴心。” 年过八旬、朝阳街道西桥新村刘老伯是政府补助对象,也是乐惠居重点服务对象之一,他对“虚拟养老院”的服务赞不绝口。

此外,我市还不断加强居家养老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衣、食、住、行、照料、就医、社交、购物等全方位、现代化、数字化、管家式电子服务。利用“互联网+”模式助推服务升级,乐惠居还开发“爱父母”养老服务手机客户端,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不断向市场化方式转轨。“通过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乐惠居为广大居家老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全方位的照护。”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的工作人员表示。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