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清爽的过道、整齐的摊位、秩序井然的停车场……10月20日,记者在走访了玉龙市场、震川市场、金龙市场等地后发现,经过前段时间的整治,被视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中“硬骨头”的集贸市场状况大为改观,尤其在占道经营、地面卫生、违规经营等老大难问题及其细节的改善上有了明显的成效。
通道宽阔不挤人
“电动车停放区在那边,这里不能停!”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震川市场时,正看见停车场管理员引导市民有序停车。观望四周,记者发现原本市场外围空地上乱停车的现象不见了,各类车辆均整齐地停在指定区域,停车场的过道也不再拥挤、杂乱。
走进市场内部,以前随处可见的摊外摊、店外店占道现象已不复存在,每个摊位的货物均整齐地摆放在规定区域,通道显得宽敞又整洁。正在买菜的市民王先生有些难为情地告诉记者,以前自己总会把自行车一起带进来,给其他消费者带来了不便,经过市场管理人员的多次劝导后,终于改掉了这个“恶习”。
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副分局长胡勇说,为整治内外通道拥挤这一农贸市场的通病,各相关部门和市场管理方可没少下功夫,除一起劝导市民文明买菜、摊主规范经营外,还派专人执勤盯守,一有占道的苗头就马上遏制,部分市场还通过限时管控大门开关、聘人维持秩序等措施确保通道畅通。
地面干净无杂物
“阿姨,摘下来的菜叶扔到垃圾桶里的话,我就多送你两根葱。”记者在玉龙市场采访时,遇到一蔬菜摊摊主风趣地引导消费者别乱扔垃圾。记者发现,该市场内每个摊位前都摆放着一个垃圾桶,多数摊主和消费者都自觉地将杂物扔到了桶里。该市场负责人陆明说,为了保持市场内部干净整洁,自己可是下了大力气。“我们给每个摊位都分发了洗衣粉、钢丝球、扫帚、簸箕、垃圾桶,让他们把摊位内外擦洗干净,保持整洁,对做得好的摊主,我们还奖励一顿早餐。”
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不少市场为保持地面整洁而增加了保洁人员和清扫次数,并积极引导摊主、消费者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尤其针对水产区水溢到过道上的现象,市场管理方采取了划定摆放区域、引导摊主自行清洁、督促保洁人员不间断清理等措施,明显改善了原来地面积水、潮湿的现象。
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科科长陶刚告诉记者,上月,我市召开了一场“农贸市场负责人复审迎检推进会”,对复审区内56家菜市场进行考核打分,并根据成绩高低给予相应奖励,其中地面卫生情况就是一项重要指标,这一做法对集贸市场负责人触动很大。“排名在后面肯定难为情的,以后的管理也不敢马虎了。”震川市场负责人章锡峰说。
违规经营有好转
“消防通道就应该像现在这样清爽、宽敞!”自从玉龙和金龙市场间消防通道违规摆摊的现象被整治后,不少市民觉得心里很爽快:消费者不再通行不便了,两侧的店家不用担心被摊贩堵门了,商家不怕被违规经营摊贩抢生意了。陆明告诉记者,因为在外围摆摊利润高,曾有一些内部摊主也动起了这个脑筋,造成了恶性循环。而自从创卫工作开展以来,这一现象就有了明显好转。“看到违规摆摊的被整治、无证经营的被查封、违章搭建的被拆除,我们内部的摊主也开始自觉遵守规定,管理工作轻松、顺利了不少。”陆明说。记者了解到,为防止流动摊贩打“擦边球”,一些市场还不惜重金添置了监控系统,一发现情况便马上劝离。相关部门还制作了宣传标语和漫画,张贴在市场显眼位置,以起到警示作用。
“今年4月以来我们开展了7轮督查,看到集贸市场的环境一次比一次好。”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办集贸市场督察组成员蔡国平说。据了解,为了防止出现“反弹”现象,一些市场和部门也开始着手制定、实施长效机制。“我们正在制定一份‘市场标准化建设’方案,希望以此来明确各方责任、规范市场秩序、保持良好环境。”陶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