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整洁的道路、有序的停车位、修葺一新的绿化,还有供居民健身休闲的文化广场……10月20日下午,记者先后走进位于开发区的富华东村、高新区的西需浦新村,这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随着老小区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及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的持续深入实施,使我市不少老小区焕然一新。
绿化与车位结合
优美环境中彰显有序
“我们富华东村的小区环境在这一带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早上、傍晚到景观公园和文化广场坐着聊聊天,不要太开心。”正在小区散步的居民朱宏才骄傲地向记者说,他在这里住了17年,对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啧啧称赞。他说,改造后每天上午七八点和下午三四点,小区里的老老少少纷纷在小区里聊聊家常,好不热闹。
绿化整合是老小区改造中最复杂的工作,也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富华东村在改造中,社区根据居民诉求与相关部门协商,将绿化与停车位结合,停车位用镂空砖铺设,草从镂空的砖里钻出来,远远看去,车子就像停在“绿毯”上。绿化带整合后,面积缩减了,可小区“生机不减”,依然绿意盎然。
青阳街道富华社区社区主任陈维刚告诉记者,富华东村自2013年6月启动老小区改造工程后,主要进行了楼道粉刷、楼道灯的亮化、雨污水分流、绿化整合、车位的合理规划、漏水屋顶翻修等项目改造。如今,改造后的富华东村,让居民看着舒心、住着窝心,居民们都说“好”。
雨污水分流并增设水泵
“水淹道路”现象成过去
老小区普遍有一个通病:雨污水不分流。这样就导致雨季时,小区道路容易出现积水,而这一现象在改造前的西需浦新村尤为突出。
“原来一到雨天,小区西侧因为地势低,积水积得严重得不得了,经常会过膝盖,下大雨的话,这里几乎全部被水淹了。走来走去的都要穿着雨鞋才行。”家住小区21幢的周启动老伯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那时候,那里还会有污水混着雨水泛到路面上,走进走出,一股臭臭的、腐烂的味道,特恶心。
“如何解决小区道路下雨天积水难题是西需浦新村改造的重点之一。”朝阳街道五星社区社区书记聂琦告诉记者,小区在2011年的改造过程中,为切实有效解决积水问题增设了3个水泵。通过改造,如今西需浦新村不仅雨水、污水进行分流处理,而且增设的水泵更是成了下雨天抵御积水的“勇士”。“现在雨再大也不怕,路上的水一会儿就没了,进进出出也方便多了。”周老伯笑呵呵地说,就连小区东侧的苏友浦河沿岸也装上了防护设施。
环卫保洁有实招
“脏乱差”面貌改观大
富华东村是一个农民动迁小区,没有专门的物业公司,为了保持良好的小区环境,社区专门聘请8名保洁员采取“全天候 无缝隙”的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每天至少三次、每次确保小区垃圾无遗留,同时,依靠志愿者队伍及与辖区派出所联合,对小区乱涂、乱画、乱张贴“小广告”的现象进行整治,“现在‘小广告’不论在富华东村的小区还是楼道,几乎都看不到了。”陈维刚颇为自豪地说道。同样,西需浦新村除日常保洁之外也依靠社区“护巷哨”每天轮流在小区巡视,提醒警示之余,引导居民自觉爱护小区环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街道、社区在整治小区环境的同时,还利用板报、橱窗和印发宣传页加大了“小区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的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共建文明和谐小区的良好氛围,让如今整洁宜居的小区环境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