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艺术的梦想,因为公益,开始放飞。在周市镇金浦路一个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的简陋教室里,一群来自江西、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工子女穿着梦想已久的“红舞鞋”,在动听的音乐和稚嫩的舞步中追逐着美丽的时刻。这个教室便是“公益民心舞蹈学院”的最新所在,学院从筹建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虽几易场地,但始终不忘初心,共免费培训了5000名农民工子女,为他们插上艺术翅膀,让他们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尝试高飞。
农民工孩子艺术梦想在放飞
“手臂放松,目光向前…”10月25日,一个寻常的周末,记者来到"公益民心舞蹈学院"采访,近百名孩子正在老师的指点下,认真学习舞蹈基本功。教室的墙上,“终身免费”几个大字甚是引人注目。据了解,这群学跳舞的孩子均来自昆山的民工子弟学校,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
“我已经学三年多时间了。”11岁、安微涡阳的段雪晴是其中的一个,身穿黑色舞蹈服、性格活跃的她在孩子们中间显得较为出众。生活在单亲家庭的雪晴,由于爸爸忙于赚钱,她和弟弟只得与爷爷奶奶租住在一起。雪晴奶奶马素平告诉记者,雪晴从小就很喜欢跳舞,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把她像城里孩子一样专门送去学舞蹈几乎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奢望。三年多前,雪晴从所在的民办珠江学校得知有个“公益民心舞蹈学院”,不花钱就能学舞蹈,便开始参与进来。每到周末,“公益民心舞蹈学院”的舞蹈老师在哪里,她就缠着奶奶送去哪里。民族舞、爵士舞、拉丁舞……小雪晴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学好每个动作,从不叫苦叫累也不轻言放弃,在坚守中向梦想起航。
来自力量小学、6岁的李亚玟从对舞蹈的一无所知到现在能经常参加公开表演,其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十足的舞台自信,给处于困境中的家庭经常带来快乐。亚玟爸爸患尿毒症,无法工作,全家几口人只靠亚玟妈妈摆摊卖水果为生,“虽然家庭条件苦了点,但看孩子快快乐乐地表演就是我们一家最幸福的时刻。”亚玟的奶奶李梅香告诉记者。
而说起免费学舞蹈,来自湖北襄阳的郭华侨、王伟苏夫妇也是感激不已。夫妻俩在青阳南路一菜场卖鱼养家,做梦都想将女儿培养成多才多艺的孩子,可条件实在有限。而现在,经过“公益民心舞蹈学院”的培训,孩子不仅能跳,而且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精神面貌也有了较大变化。
据了解,在“公益民心舞蹈学院”,90%以上都是像雪晴、亚玟、小曼这样的外来务工子女,他们有艺术梦想,却苦于没条件或没机会练习。而有了民心舞蹈这个公益平台,她们的艺术梦想得以放飞。
创办初衷源于儿时的遗憾
给农民工家长及其子女带来希望的,正是“公益民心舞蹈学院” 创办人吴浩及其志愿者团队。如果没有他们,这群孩子就可能学不上舞蹈。
而说起创办“公益民心舞蹈学院”的初衷,吴浩说是源于儿时的遗憾。老家在安徽六安的吴浩幼时生活在农村,自小喜欢舞蹈的他却苦于没有老师,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所以舞蹈梦便深藏在内心深处。直到长大安身立命后,他才有机会学习舞蹈。潜心练舞20多年并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他一直想做件好事,就是给农民工的孩子学舞蹈创造条件,让他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感受艺术的熏陶。2012年,当从朋友处了解到昆山有好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后,便从打拼的深圳来到昆山,筹划创建“公益民心舞蹈学院”。
吴浩的行动得到家人和许多同道中人的支持。“起初,以为他是办公益暑期班,临时性的,就鼓励支持他了,没想到一办就是三年多。”吴浩的爱人魏蓉告诉记者。而宋军伟、朱东权、易玲等60多名舞蹈爱好者先后加入爱心团队,义务教授孩子舞蹈技艺。
创办之初,由于条件的限制,学院几易场所,露天广场、商场一角、旧厂房、简陋的球馆都曾被用来当作是孩子们的训练场。同时,由于全部学费、演出服装费、外出表演差旅费全免,资金也一度陷入困境。然而,就是这样居无定所的舞蹈学院,不仅在周末开设全天免费班,还在周一至周五,轮流派老师到各个民工学校,免费给孩子们上舞蹈兴趣课;放假时,则开设免费假期班,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学习条件。甚至,在没有一个像样的“练功房”的情况下,还走出了一支昆山名气日盛、全部由民工子女组成的民心舞蹈团。
如今,民心舞蹈团已赴上海、南京等地参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或比赛不下百场,其中,在今年“梦想舞台”华东赛区总复赛中,他们还得了特等奖。
公益之路呼唤更多支持
今年5月28日,吴浩和他的团队拿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这也意味着“公益民心舞蹈学院”有了“身份证”。
“‘公益民心舞蹈学院’同其他许多民间公益组织一样,面临生存困难,”吴浩坦言。据介绍,这些年,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和师资力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和筹资能力等都影响着舞蹈学院的发展,吴浩几次想打退堂鼓,并一再向爱人“表态”:“办完这期就不办了”,然而他一次又一次食言。
“看到家长们期盼的目光,孩子们忘我的表演和心满意足,真的不忍心停下来。”吴浩说。“每次走进简易的教室,看到孩子们的投入和快乐,也不由被深深感染,对丈夫的抱怨也少了许多。”魏蓉告诉记者。
许多家长感动于他们的付出,纷纷送来水果、矿泉水、衣物、冷饮等或自发打扫场地的卫生,以微薄的心意表达对老师们的由衷敬意和谢意。
由于经常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和比赛,民心舞蹈团出色的表演也让更多的好心人关注到这个民间公益组织,今年以来,不少爱心人士向“公益民心舞蹈学院”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化解危机。
新眼传媒负责人刘定海看到他们的困难,也感动于他们的公益精神,于近期组织了20多家爱心企业共同为“公益民心舞蹈学院”筹集资金,并筹拍公益电影,宣扬吴浩及其团队的公益精神,希望更多的好心人帮助他们,也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从中受益,放飞心中的梦想。
“不管未来如何,只要还有能力,我一定会继续将公益之路坚持下去。不为别的,只为看到农民工孩子们如愿穿上靓丽的跳舞服,如花儿一般在多彩的舞台上快乐的绽放。”吴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