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老屋之变

来源: 松桃网 发布时间:2015-11-03
老屋之变
座落在山间的美丽乡村老屋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 听说老屋村变了,日前,记者在盘信镇党委副书记李靖和县纪委派驻该村的干部吴志松的陪同下,来到该镇老屋村,想看看一个穷山村变在哪儿。
  一进村子,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漂亮的房屋、一条条宽阔平坦且干净整洁的道路,路的两边种着不落叶的棕树,别有一番风味。
  信步走在村子干净的道路上,谈起老屋的变化,村支书和村主任争相打开了话匣子。
 
思想为杆,齐心拉起发展大帆
 
  老屋村位于盘新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县城20公里、铜仁凤凰机场22公里,松铜高速公路过境该村。全村行政区域面积6.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8亩,林地面积9600亩,辖三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共353户1451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3人,平均年龄46.9岁,其中男性党员28人,女性党员5人。
老屋之变
新建的村口的门牌坊
  在此之前,虽然该村区位优势明显,但进村道路却异常难走,交通不便利以及资源缺乏导致该村经济一直难以发展,成为全镇最为贫困的村。如何挖掘本地优势资源、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成为村支两委及镇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难题。
  近几年来,该镇狠抓村级基层组织建设这个关键,把建队伍、聚民心作为促发展的抓手,结合县乡驻村工作契机,在县驻村干部吴志松及镇驻村工作组的助力下,该村通过加强对外学习交流,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大胆探索出一条适合村情民意的发展之路。
  为取得村民的信任与支持,该村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都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来听取大家意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过程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消除村组干部之间、干部与群众间的隔阂和疑虑,让全村群众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建立健全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妇代会、民兵连等群团组织,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了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村组财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使村里各项工作运行规范。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村民弘扬正气,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组织成立了花鼓队,通过经常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睦邻友好、互帮互助。
  思路决定出路。在村支两委的带领和驻村工作组的全力协助下,全村群众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村民们不再是“坐山吃山、坐水吃水”了。“我们村的水质特别好,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村民龙金望依靠村里优质的水资源办起了窖酒厂,石云彪夫妇办起了苗家糯米酒厂。其他村民都不甘落后,纷纷找窍门、寻出路,相继发展起各自的产业,如今村里很多群众都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搞起了养殖和种植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村主任唐建川向记者介绍。
 
行动作桨,群力助跑美丽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为彻底改变进村道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状况,村支两委与群众达成共识:无论如何必须修好团塘至老屋的通村公路。
  为此,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跑县城争取到“一事一议”道路硬化项目。于是,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合力,义务投工投劳,拉通硬化了1900多米的进村道路。同时,争取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完成庭院硬化1.752万平方米,房屋改造350户建设;投资12万元新修了进村寨门,修建观光旅游线1000余米;投资35万元修建一个标准体育活动场,建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集文体娱乐、喜事操办于一体,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在进村公里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140盏,新建垃圾集中处理池6个,新修水上乐园至雷公洞景点公路2公里,栽植绿化苗木200株。争取到县教育局投资27.8万元,修建老屋村小学教师宿舍6间,面积210平方米,解决了6名教师的吃住问题,使教师住得下、能安心。开通了老屋村村委会、老屋村小学网络,安装了免费Wifi,大大方便了群众了解国家政策和相关信息。
老屋之变
装扮一新的房屋
  硬件设施建起来了,如果实现科学长效的管理?经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该村制定了“整脏治乱•文明行动”村规民约、“门前四包•环境三清”农户承诺书、党员分段管理和党员分类量化管理考核办法等办法,将该村网格化三级管理示意图张贴在村委会的外墙上,对村里的主要路段及巷道进行命名,比如环村北路、聚云东路、景区大道、胜江南路、聚云西路、胜江巷、抗战运输线等路段和巷道,同时聘用2名卫生保洁员负责打扫主道、清理垃圾,投资5万余元购买了垃圾箱和建立垃圾掩埋场,加强了对村容村貌整洁的科学管理。
  “通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和管理,我们村的生活环境一点也不比城镇差,空气比城镇新鲜多了!”唐建川自豪地说。
 
产业成翼,资源成就致富之村
 
  农村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怎样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针对老屋村的实际,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一班人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引导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富有市场眼光的村民龙芝花,大胆引进了山东肉鸽8000羽,当年就获得成功;养殖户唐建清通过养羊,熟练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每出售一批山羊,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如今规模有近千头,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洋老板”。
  该村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特别好,所含矿物质多,适宜做饮品产业。村民龙金望依靠村里优质的水资源,利用天然的洞穴自办起窖酒厂――七星坡雷公洞苗家洞藏窖酒。石云彪、龙芝花夫妇则利用村里的优质水和祖传的酿酒技术办起了苗家糯米酒厂。
  由于拥有高品质的水资源,该村通过招商引资,目前在老屋村建有“梵净山晶晶天然饮用泉水”、“苗苗纯”、“育才山泉水厂”三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其中“梵净山晶晶天然饮用泉水”系全市乃至湘渝黔边区最大的矿泉水生产企业。矿泉水生产企业解决了当地100余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村民经济的发展。
老屋之变
村民龙金望的天然洞藏窖酒产业
  盘信的“恋爱豆腐”是远近闻名的。在以豆腐生产为业的村民龙风顺家,他告诉我们:“我家的收入主要靠做豆腐,豆腐好不好吃,水质是最关键的。我们家靠做豆腐,加上儿媳在外打工的工资,一年下来也能收入差不多二十来万(元)!但我家的收入在村里只能算得上中等家庭水平。”
  当记者问及是如何让老屋村的村民转变观念发展致富的问题时,驻村干部吴志松给出了答案:“老屋村有着山、水、地、人等很多优势资源,这里的山青水秀,地肥人勤,但却一直无法富起来,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群众的思想观念特别落后。他们虽然个个都是种地能手,但思想上的封闭只能让他们是什么经济效益高就种什么,没有经验,缺乏市场,不能团结合作,形成规模产业,单兵作战只能是强者生弱者亡。这个时候,极需要有规模产业和企业进来发展,当好示范引领,所以我们通过帮助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走出去学习和引进来发展的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思想认识,扩宽他们的视野,最终达到引导全村村民发展致富!”
老屋之变
村里引进的矿泉水生产企业
  如今的老屋,村容村貌变化巨大,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茶余饭后,村民们三三俩俩地邀约着来到中老年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娱乐室,健身的健身,看书的看书,跳舞的跳舞,好一幅幸福详和的乡村画卷。
  “有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的坚强领导,我们老百姓相信,老屋村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憧憬未来,村民龙凤顺对幸福生活充满信心。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