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拦住“撒野”的工程车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11-05

▲ 没有加盖的土方车拉着满满一车土方飞驰,渣土不时洒出。

▲高新区一处建筑工地外,土方车占据非机动车道。

土方车上渣土堆积如山,水泥槽罐车一路狂奔,行驶过程中还不断“跑冒滴漏”,不仅造成城市环境污染,也给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安全隐患。为什么工程车如此“任性”?该如何拦住“撒野”的工程车?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

【直击】

现象一:

“抛洒滴漏”污染城市环境

11月2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鹿城路上一在建楼盘工地,渣土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记者发现,尽管车型略有不同,但这些渣土车普遍外观较脏,车尾甚至脏得看不清号牌。有的车辆装载渣土较多,沿途滴漏,散落在道路上的土块迫使过往电动车绕道而行。“这条路我走得多,所以会注意避开,要不然遇上大土块可能要摔跟头。”一位骑电动车的小伙子告诉记者。

在鹿城路上,记者看到,尽管工地出入口都有人把守,附近也有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经过,但距离工地大门口也不过30多米的滴漏土块却无人过问。这样的问题,在市区多处工地外围都存在。

现象二:

“超载超限”毁坏路面及设施

11月2日晚10时,记者来到虹桥路上一处在建工地,通往工地的小路被大型工程车碾压出了一道道裂痕,虹桥路也出现了裂缝。“这条路不久前刚补过,现在又压坏了。”香榭水岸小区居民刘东申摇摇头说。

同样,在鹿城路上,道路中间也被压出一道深深的裂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路面的损坏多是由于工程车超载超限运输造成的。10月26日上午,虹祺路2.8米的限高杆遭到工程车破坏,钢梁掉落造成道路拥堵。“工程车辆超载超限,对路面及道路交通设施的损害非常严重。”昆山交通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永刚说。

现象三:

开着远光灯超速行驶

11月3日晚9时许,记者来到中华园路,许多工程车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尽管这条路上装有路灯,视线较好,但一些工程车还是打开了远光灯,非常刺眼。有的水泥槽罐车虽然车身笨重,但一路按着喇叭狂奔,沿途超过不少小轿车。在有的路段,工程车甚至压过双黄线行驶,使得对面来车不得不急打方向盘避让。

一车主告诉记者:“中华园路是限速的,但这里的工程车夜间普遍跑得都很快。有时候我的车速80码,这些工程车竟然轻松地从我身边超过去,而且还压双黄线超车,类似情况我遇到不止一次。”

现象四:

屡见不鲜的“马路杀手”

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了解到,虽然没有明确的分类统计,但工程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不少,而且工程车与电动车、小轿车发生事故时,还屡屡酿下恶性死亡事故。因此,工程车常被称为“马路杀手”。

今年1月5日,在红杨路与玉杨路口,一辆渣土车与水泥槽罐车相撞。市民戴先生是目击者之一,他告诉记者,这个路口无路牌、无红绿灯、无减速带,不少工程车行驶至此也不踩刹车减速。“如果被撞的一方是小轿车或者电动车,后果将不堪设想。”戴先生心有余悸地说。今年1月19日晚,昆山樾河北路就曾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渣土车与电动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

【探析】

利益驱动使工程车多拉快跑

对于渣土车、水泥槽罐车等工程车司机来说,由于市场上的运输价格被压得较低,像出租车一样,他们得靠“跑里程”赚钱。因此,如何在一天中多跑一两趟,多挣点钱,是司机们最关心的问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建筑工程运输需求量大,诱人的收入使许多人趋之若鹜。一辆新渣土车的市场价在30万元左右,但2年后仅能卖3万-5万元。为了尽快回本,这些工程车必须多拉快跑。而对工地方来说,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一次将运输量装足,如何减少运输趟数以节约成本。由此导致“工地要多拉,司机求快跑”局面,以至于把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卫生抛到了脑后。

违法成本不高引发“躲猫猫”

近年来,交通、交警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次针对工程车的集中整治行动,但是高压态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工程车的违法行为。往往有大规模集中整治时,工程车司机会稍有收敛,但一旦觉得“风声”过去,又故态复萌。10月30日,记者跟随昆山交通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上路检查,现场查获了一辆天津号牌的水泥搅拌车,超限重量12吨。车主杨某表示,9月8日刚被查处过,当时超限运输3.36吨被罚500元,没想到这次又“栽”了。而且,这辆车的道路运输证也过期了。

违法成本不高,让不少像杨某这样外地过来拉活的司机存有侥幸心理,并形成恶性循环。即便受罚,罚款数目也与运输收入相差甚远。执法部门表达了自己的无奈,“集中整治不是全覆盖的,我们大力抓、大力管,但是仍有‘顶风作案’的人。”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受执法力量限制,交通、交警等部门也不可能24小时覆盖全路段,而大范围的集中整治更不可能天天搞。

信息不共享难形成管理合力

渣土车、水泥车等工程车,表面上看是从装车点到卸车点“两点一线”行驶,但这个过程却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这就凸显了一个老问题——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问题。

虽然公安、城管、交通、住建、国土等部门都在管理,但在日常管理中各部门往往只管自己职责权限范围内的,除大型整治行动外,很难形成管理合力。“即使在交通系统内部,工程车管理信息也还未能实现全国范围内共享。工程运输市场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市场,来昆山的外省份车辆总数占三成以上,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经营诚信如何,这些信息很难准确掌握。”张永刚表示。

【回应】

市交通运输局:

加强对工程车的全程监控

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货运科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按照市城管委要求,交通部门对工程车实行公司化管理,对照“六个统一标准”督促他们规范化经营,即统一喷涂车牌号放大字样、公司名称及监督电话;统一安装放大号牌;统一安装GPS定位系统;统一停车场地;统一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和台账资料;统一安装防抛洒设备(油布覆盖或密闭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配置车辆倒车、转向的语音提示系统和后视补盲,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开具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期间不予受理企业新增车辆申请。

同时,交通部门将大力推进建设工程运输车辆安装GPS和GBS,对他们实行实时监控,对车辆是否具备城区通行证、是否按照规定时间和线路行驶,进行全程监控。发现违法违章行为,将及时抄告各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处罚。严格排查,督促部分社会车辆纳入企业管理,未纳入公司化管理车辆不得承接市政工程相关业务。对工程运输车辆实施源头管控,严格落实《昆山市工程运输公司百分考核细则》,将工程运输企业纳入安全检查范畴,检查结果及时予以通报,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逐步规范企业行为。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严查工程车道路违法行为

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交警部门根据《昆山市工程运输车登记规定》和《工程运输车登记工作规范》,将已纳入管理的19家工程运输公司、598辆配有昆施号牌的车辆,按照公司执照注册地区域分属玉山、张浦等12个交警中队的管辖区,各中队进行了登记发牌,建立了工作台账。

交警部门将充分运用告知、通报抄报、记分、降级、限期整改等法律手段,依法加强工程车管理。各辖区中队把重点放在路面上,严查工程运输车辆不按《昆山市工程运输车登记规定》登记,超速、超载、喇叭扰民、闯红灯、故意遮挡号牌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并密切与城管、住建等部门配合协调。公安督察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检查、督查和考核力度,确保监管和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市城管局:

遏制工程车污染路面行为

工程车辆轮胎带泥上路、抛洒滴漏一直是城市管理难题之一。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管部门将重点查处工程车未经核准处置建筑废土,偷倒建筑废土、垃圾,土方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工程车辆抛洒滴漏污染路面、不携带登记凭证及工地内扬尘等违法行为,最大限度保护好工地周边环境,规范建筑废土处置。

一旦出现工程车抛洒滴漏污染路面问题,城管部门将尽可能及时安排人员清理现场,并追根溯源,要求施工方督促工程车驶出工地时必须清理车辆车身,做好保洁工作,防止出现污染路面行为。城管部门也将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行动,进一步遏制工程车污染路面的行为。本报全媒体记者集体采写

■ 短评 >>

为工程车戴上“紧箍咒”

工程车野蛮驾驶、违规营运、超载超限、跑冒滴漏等行为已成为污染城市环境、威胁交通安全的“元凶”之一,广受诟病。必须为工程车戴上“紧箍咒”,实施严查重罚,加强日常管理,健全长效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环境维护水平。

实施严查重罚。工程车动力好、载重大、惯性强,加上驾驶员野蛮驾驶,常常成为“马路杀手”。交通、交警等部门应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惩处力度,做到零容忍、动真格、碰硬茬,提高其违法成本。对有野蛮驾驶“前科”的工程车实行市场禁入、市场退出制度,对施工单位、运输企业等实行责任追究机制。

强化日常管理。交通、环保等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对工程车及其所属企业实施常态化检查。重点查处非法营运、安全肇事、超载超速、沿途抛洒等违规行为。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积极探索兼顾运输方和营运方利益的管理方式。同时,加大对工程车驾驶员群体的专项培训,强化安全意识,降低危险系数。

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建筑工地管理,实行“大数据”监管、“数字化”管理,逐步淘汰老旧车辆,购置科学环保车辆。大力推广配备行驶记录仪、卫星定位器等电子装置封闭式建筑垃圾运输车,从车辆装备源头上解决超载超限、跑冒滴漏等问题。广大市民也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工程车及时举报,协助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查处。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