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黄山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来源: 黄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1-12

 爱绿植绿护绿 绿满黄山城乡 共享绿色未来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11月12日讯(汪树人  汪美珍)11月6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石家庄等21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黄山市名列其中。我市正式成为安徽省5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标志着黄山市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又为我市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国字号”名片。

  黄山市于2012年初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山水相依、城林交融的城市森林风光,全面扩绿增效,3年累计投入48.5亿元,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据了解,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涉及森林覆盖率、城市森林健康、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五大主要指标及40个分项指标。作为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标尺,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黄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较为年轻的新兴旅游城市,也是一个底蕴深厚且具有鲜明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名城。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和全省林业资源第一大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绿色和谐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强省要求,结合黄山市市情,于2012年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水墨徽州、梦境黄山”的理念,突出黄山市森林城市建设特色,提出“一核一环、二轴二区、十园百片千点”的格局和皖南生态文化展示系统、城区绿色福利空间、美丽乡村等十大建设工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黄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围绕保障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品位、普惠城乡居民、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目标,通过强力实施森林生态、绿化产业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叠加、融合优势,着力“六个抓好”:抓好景区景点及周边环境的绿化提升,使之成为旅游文化生态交相辉映、有机融合的美丽窗口;抓好交通干道、旅游干线和“三线三边”的绿化提升,使之成为生态优良、赏心悦目的景观大道;抓好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的绿化提升,遵循近自然模式,不断优化森林城市空间布局,把城镇打造成环境优雅、文明和谐的温馨家园;抓好新安江等主要河流的绿化提升,把沿河两岸打造成绿树掩映、风情别致的山水画廊;抓好村庄特别是古村落的绿化提升,把广大乡村打造成山青水秀、能记住乡愁的山水田园;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在严格资源林政管理、严防严控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湖泊和湿地面积,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更加满足人民的生态和林产品需求,增进群众生态福祉。通过3年多努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取得丰硕成果,黄山市构筑起城区、近郊、远山相互呼应、绿色盎然的城市森林系统,境内现有各类植物3000多种,动物有490余种,森林覆盖率提升到82.92%,林木绿化率达84.71%,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其中,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8平方米。

  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国家森林城市是反映城市生态整体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多年来,黄山市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全力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林茂气新的宜居、宜游之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排名中,黄山市位居中国生态城市竞争力第2位。目前,黄山市已拥有联合国颁发的世界级“桂冠”3项,国家级“桂冠”9大类114项,并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国特色休闲城市——最佳户外休闲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一系列殊荣;还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入选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