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起,该区统筹9个镇、街道的126个村(居),合理划分出463个网格,将网格内低保户、残疾户、孤儿户等10类困难群体共计12915户群众列为重点走访对象,将全区在职的41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463支走访小分队,形成了干群间 “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小循环。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进社区、进农村,每人直接走访、挂点联系不少于10户群众,保证“不丢一户,不漏一人”,每一户重点对象都有干部“上门结亲”。走访中,小分队成员每人随身携带“一卡一册一本”(联心服务卡、便民服务手册、民情日记本)采民意问民需,确保政策“触角”延伸到户,消除单向联系,实现走访由“静态坐等上门”向“动态主动送政”的转变。截至目前,该区累计走访群众22673户,确定联系户数已达15321户,入户与群众见面谈心累计近3.6万人次,发放联心服务卡22000余张、便民服务手册18000余册,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13360条。
该区依托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手段,不断加快直接联系群众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步伐。借助各类网络社交圈子,在有效强化广大干部“用网”意识的同时,通过活用QQ群、微信圈等虚拟阵地,使干部直面群众更接地气;同时,通过开通“信州春风阳光”微信公众号,建立起开放性的党群沟通互动平台,将访情民声、实情实事纳入“一张网”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群众实时问询、部门及时回应。
为增强群众意见建议流转处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区还建立了一个包含“区—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四级网络的“干群互联”政务“联解网”,将“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新增、提标)、危房改造、大病救助、就学助学、公租房(廉租房)、户籍登记、助残为残、社会保障(含就业、农保、社保)”等8类较为集中的群众诉求经梳理分类归口到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流转处理。今年以来,该区共召开流转处理工作专题协调会11次,已回复或办结群众生产生活、教育医疗、低保申请、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实际困难问题4610余件次,正在办理4750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80余万元,落实诸如为172名孤儿学生送上价值8.6万元助学大礼包、筹集59.46万元走访慰问743位患重症户、向辖区1100余名贫困老人送上月饼和祝福等实事好事2300余件,受益群众达2.3万余人。(潘华喜 周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