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如今,新宁的每条国省干线、重要县道、货运源头场站,超限超载车辆难觅踪影,销声匿迹,全县源头企业源头管控基本到位,车辆超限超载率已控制在1%以下。
截止10月31日,新宁县共查处超限车辆1369台/次;卸载1843.12吨;车主主动切割“马槽车”150台,政府强制切割“马槽车”137台;处罚645台•次,收取罚款145万余元。严肃处理因阻碍治超执法的违法行为,3名责任者被行政拘留5天,1人因逃避检查被公安部门留置24小时。新宁邓银超限检测站即将正式运行,执法人员已经到位并进行了上岗培训,为全县治超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强化领导机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周密部署安排,全力投入治超工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治超工作领导小组,从公安、运管、交警、公路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45名执法人员组成路面联合执法组、源头治理组、宣传报道组、督查组,形成治超工作合力。在全县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车辆非法改装、货运源头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整治、路面联合执法四个专项行动。为保障治超工作的正常开展,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前提下,安排治超专项经费100万元。规范执法行为,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处罚标准,严格执法,依法处罚,不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严格按照治超“十条禁令”、“五不准”的要求严格执法。
二、有奖有罚,责任倒查,强化奖惩机制
年初,县政府认真传达贯彻省市公路治超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治超责任单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治超货运源头企业责任追究的通知》、《新宁县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明确乡、镇长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治超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为直接责任人;各责任单位负责人向谭县长递交了责任状,相关责任人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履职尽责。将治超工作纳入全县绩效文明考核内容,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一律采取暂停交通项目资金拨付和项目申报审批的制裁措施并严格追责。
三、源头监督,全程管控,强化监管机制
严控货运源头是“治超之本”,县政府开创了“四位一体”的源头监管新模式,从“企业、乡镇、行业主管部门、治超办”四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坚持源头抓,抓源头,编织起严密的监管网络。一是盯紧货运源头企业,明确货运企业治超达标“四必须一严禁”:即必须向乡镇递交治超承诺书;必须有过磅登记表、出厂装载登记表;必须成立治超领导小组,建立治超工作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必须在厂门口制作治超标牌和警示牌,悬挂宣传横幅(至少两幅以上);严禁超限超载车辆出厂(场),一经发现,对企业实行顶格处罚。二是明确乡镇对货运源头企业的监管责任,实行治超责任倒查追究制,实行谁管辖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调派干部驻点源头企业,负责监管企业治超工作的落实情况。三是治超办将源头企业所属行业的监管责任进行了一一的分解,要求行业主管部门派出一名专职人员进驻重点货运源头企业进行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对所属的单位进行治超业务指导,对违反超限超载运输的相关企业进行依法依规制约。四是加大流动联合治超,开展跨区域治超,在万塘、塔子寨、杨田、界牌等县际交界处,加强与邻省广西、邻市武冈、邻县资源、东安行政执法,确保路面执法无缝隙覆盖。严厉查处非法改装和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现象,杜绝非法改装车辆新上牌、新领证和通过年检;五是狠抓路面管控,在全县九个重点路段设立固定治超点,实行24小时值守,开展了天网行动,重点查处绕道、闯卡、聚集堵路和无固定检测站点路段的超限超载车辆。同时加大了治超流动稽查、巡查力度,增加上路频次,扩大稽查范围,开展全方位、全时段稽查。坚持逢车必检,认定的超限超载车辆,不论来源和去向,发现一辆,卸载一辆,处罚一辆。重拳打击夜间偷运、避站绕行、短途超载、车托掩护和集体闯卡等不法行为,净化执法环境。
四、宣传先行,舆论引导,全力营造声势
为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群众治超认识,增强车主和企业的守法认识,加强治超新闻宣传报道,先后在《中国公路网》、《邵阳新闻在线》、《红网》、《崀山报》、《新宁手机报》等发表治超宣传文章60余篇。在全县树立永久性宣传牌26块,悬挂治超宣传横幅1000余副,县治超办编发治超简报5期;发放致全县人民公开信2000余份,宣传手册5000份,打击“马槽车”的劝告信5000份,致货运司机的一封信2000份;张贴《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割“马槽车”的通告》1000份;连续5天出动4台宣传车在县城主要路段、S218线进行流动宣传,真正让治超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通过多角度的宣传活动,制造了舆论声势,使广大群众和运输业户增强了对超载超限运输危害性的认识,真正实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凝聚起治超工作的强大正能量。(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李朝辉 邹小容 黄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