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一条条灌溉渠道纵横田野,一片片农作物绿意盎然,一座座温室蔬菜大棚喜获丰收……如今,走进我市田野村庄,处处能感受到农田水利建设带来的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市水利部门不断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在保障农村水安全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河道、生态灌区、生态圩区目标实施农村水利工程,推进农村水利生态建设。
千灯镇盛家埭、歇马桥灌区共有农田种植面积6500亩,为进一步提升圩区农田配套设施,改善圩内农业生产条件,2014年11月,千灯镇水利部门对两个灌区实施了生态灌区建设,配合灌区内的蔬菜生产基地、优质瓜果示范基地、特色花卉苗木基地等,建成节水型灌区480亩。
今年以来,我市还通过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一系列“清水工程”,改善农村水环境,全面整治52条农村河道,长达38.7公里。张浦镇古仙江河全长2.1公里,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长期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影响而水质黑臭。今年张浦镇投入1450万元对河道实施整治,一方面实施源头治污,建设了65个排污口截污工程,并配套建设了2500米的污水管道和3座污水提升泵站。此外,还实施了河道清淤,在河道安装微纳米曝气增氧设备。“明年开春,我们还计划在河道内种植2500平方米的水生植物,通过自然净化确保河水常清。”张浦镇水利站相关负责人金元林说。
据了解,明年我市还将计划投入3.9亿元用于农村水利建设,其中用于生态水利建设的资金将达到1亿元,将建设生态河道42.2公里、生态护坡25.3公里,实施河道堤防绿化17.87公里、生态灌区改造1.07万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水利保障。
编后 >> 昆山是水乡泽国,在农村,更是水系发达。然而,由于近年来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水污染、居民生活废水和工业生产污水排放等原因,有些河道也慢慢由清转浑,乃至变黑变臭。整治农村污染河道,推进农村生态水利建设,不仅有利加固我市“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的安全屏障,也是推进美丽昆山建设的一大着力点。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当前,我市正在大力推广和发展乡村游,绿水青波成为重要“加分点”。“清水工程”是“惠民工程”,更是“富民工程”,让河水更清澈、河道更畅通、河面更整洁,不仅带动农业增收,也绘就了“梦里水乡”幸福图景,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