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进黄妈易家,就看见七八个蓝色大塑料桶竖在大门口,打开一看,均是正在发酵中的酵素。“这些是用果皮、蔬菜做的,原料都是我们自己以及公司员工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而来的,做成酵素后,我们会分给周边的亲友。”黄妈易说。今年64岁的黄妈易是一名资深环保达人,20年前开始便带着全家人践行环保理念。2001年来昆后,他不仅将这些理念、经验带了过来,还积极发动全家人一起推广。
在黄妈易家中,到处都可以发现绿色生活的小细节:厨房放置着分类的垃圾桶,卫生间放着大小不一、用于回收废水的盆子,照明全部使用节能灯……黄妈易告诉记者,经过20年的坚持,随时随地注意低碳环保生活已经成为家庭习惯。“20年前,环保理念刚刚在台湾流行起来,我在当地环保人士的影响下,加入了环保队伍。”黄妈易说。一开始,他从自己家的垃圾分类做起,渐渐地深入到小区里。“我每天开着当地环保组织的环保车,带着还在读初中的儿子一起在小区里兜兜转转,回收可以再利用的垃圾。”
来到昆山后,黄妈易和妻子、儿子、儿媳妇一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并积极在环保推广中出力。每周,全家人都会前往固定的小区,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收集居民送来的可回收垃圾。为了让居民理解、记住可回收垃圾的种类,黄妈易总会热心传授居民“环保口诀”:瓶瓶罐罐纸,电衣三五七。而随着念一个字、伸出一个手指的节奏,居民们也很快理解了其内容:“瓶瓶罐罐纸”指玻璃瓶、塑料瓶、铝罐、铁罐、纸板,“电衣三五七”指电池、衣物、3C产品、五金产品、其他。渐渐地,不少居民受其影响,也开始积极践行绿色生活。
在公司里,黄妈易和儿子也处处注重环保:公司的各种设施尽量使用环保产品、材料,放置分类垃圾桶,设置可回收物品存放点,以身作则引导员工节水节电。除此以外,父子两人还鼓励公司员工加入到环保志愿者的队伍中,为环保事业多尽一份力。久而久之,不少员工也将环保理念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今,黄妈易6岁的小孙女也加入到了这个环保队伍中,常常跟着长辈们参加各种环保活动。
除了环保,黄妈易一家还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如跟着慈善团队为缺水地区捐资建水窖、为受灾地区捐物资、资助贫困学子就学等。据了解,黄妈易全家每年用于慈善事业的资金在5万元以上。去年,黄妈易夫妇还作出了捐赠遗体用于医学院学生教学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