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突破“会见难”思想禁锢
一是法规学习增压。南江县检察院结合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组织自侦、案管、侦监、监所等部门干警进行专题培训,集中学习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关于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检察职业规范》,着力纠正“律师介入扰乱案件侦查”认识偏差问题,增强律师随影相从下新形势、新要求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思想上主动接受律师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阶段介入案件、了解案情的发展现实。二是专题讨论明责。开展转变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全院干警集中讨论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阶段如何做到心中有责,敢于接受监督。三是警示教育强规。规范司法行为,严禁滥用“特别重大贿赂案件”限制会见。
搭建平台
为畅通会见保驾护航
多种方式畅通会见渠道。辩护律师可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或直接到院申请会见。在侦查长赤卫生院原院长余某贪污受贿案时,余某的辩护律师通过南江县检察院案件信息网络公开平台提前三天向该院提出会见申请,案件管理办公室收到申请后,立即通过OA系统向检察长提出审批请示,检察长作出许可决定后,案管办在信息公开平台上回复辩护律师,从收到申请到回复辩护律师只用了短短的10分钟。
规范程序保障会见权利。一般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律师可书面可口头提出会见申请;要求会见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时,律师可提出书面申请,该院在收到书面申请后2天内报检察长决定并予以书面答复。许可会见的,制作《许可会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送达辩护律师;不予许可的,制作《不许可会见犯罪嫌疑人决定书》,说明理由,并送达辩护律师。
人民监督员监督许可权限。邀请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许可律师会见的过程进行监督,保障检察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严禁滥用“特别重大贿赂犯罪”限制会见。在侦查南江县医院原院长吴某受贿案时,吴某的受贿金额达300万元,但由于吴某并没有辩护律师,自侦部门主动提出让其聘请律师,并为其律师提供方便会见吴某,让其辩护律师了解案情,全程邀请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达到了律师与检察院双赢的效果。
建立机制
落实律师会见权利
南江县检察院一是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依法保障辩护律师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阶段会见权的规定》。《规定》明确了律师提出会见申请的范围、程序及手续;对于需要限制辩护律师会见的,一律要召开检委会从严审批并向市检察院作专案汇报。二是建立追责机制。当辩护律师限制会见时,可向控告申诉部门进行投诉,检察院应保障对投诉的调查核实,以及对违法违纪的处理。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律师协会建立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快速处置机制和联动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协调处理,最大限度解决“会见难”老大难问题,保障律师的会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