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对科研的执着,却也有着洞悉市场的睿智,在黄建中的身上,记者感受到了学者的稳重和销售者的灵动。这似乎无法融合的两种气质却在他身上奇妙地找到了平衡。
“大部分人都认为,既然读书都读到了博士,当然应该去搞科研,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才能,人尽其才。”黄建中坦言,很多人对他博士毕业后选择去企业做产品经理表示不理解。“当年全校一起毕业的博士大概有100人,只有我一个进了企业,其他人都去高校及科研院所或出国了。”
在这家外资企业里,黄建中整整待了12年。黄建中从产品经理做到了跨国公司销售总经理,这也是这家企业中国人所能升上的最高职位.2009年9月,黄建中正式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酝酿创业。“说句实话,当时毕业后选择进外企,就有着创业的打算。因此,在他认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人脉,熟悉了市场后,他“下海”了。
最初,黄建中并没有急于成立实体公司,而是创立了投资管理公司,将一些相关业务的小公司进行整合。“电气自动化是我的本行,所以我还是从本行入手,将这些公司的技术和业务整合起来,抱团先抢占一部分市场。”玛氏公司、百事食品等知名国际公司都成为他的客户,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2011年,苏州德迈科电气有限公司在昆山张浦镇正式成立,成为黄建中实体创业的起点。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智能装备业务,从具体应用上包括工厂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及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三部分业务。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成立德迈科就是要为企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黄建中告诉记者。德迈科有200多个员工,其中170个是技术工程师,可以为食品、精细化工、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行业提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富士康的“机器换人”进程中所使用的并联机器人,基本都是德迈科制造。“我们并联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个机器人至少可以取代5到6个人力。”黄建中告诉记者。
未来,德迈科电气还会与东南大学合作,推动产学研的进程,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我是技术出身,明白只有技术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别的企业转型升级,我自己的企业也要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相信我在昆山事业的前景会更加广阔。”黄建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