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规定坚持“露头就打”
今年,万山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因单位职工公车私用,以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同与职工被“贴牌”。该“贴牌”一事,在单位引起不小议论,让职工真实感受到执纪“动真格”。
万山今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干部贴标·亮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整治“庸、懒、散、慢、浮,等、拖、推、靠、要”等现象,构建干部动态监管长效机制,明确了39种情形作为干部贴标·亮牌标准。
该区在贴牌处分方式上,分黄、红两种,被亮“黄牌”的,将在单位贴标·亮牌曝光栏公示,并在单位内部进行通报,考察合格的就摘牌,不和格的转为红牌或从重处理。
整治作风顽疾,就得立木为信,把规矩定出来,违纪者“露头就打”。我市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实施办法》、《区县党委、市直部门(党组)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办法》,制定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六不准”、公务接待“十项规定”等制度,建立市直单位、区县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年度考评机制,全面推行审批公开、权责清单、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超时问责制,规范从政行为。
同时,弛而不息深入开展“三个开刀”专项整治行动。今年来,共查处“三个开刀”典型问题84件94人。
重防范善打“预防针”
项目建设领域是腐败易发区、多发区,如何有效杜绝和遏制该领域腐败行为的发生?我市不断探索项目监管方法,建立项目廉政档案,加强项目进展投资与进度的公示,有效清扫腐败温床。
马岩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总投资4个多亿。如何把重大工程建成“廉政工程”?碧江区要求马岩水库项目部按照今年下发的建立廉政档案要求,建立了马岩水库廉政档案。该项目工程指挥部有关人员介绍,他们从项目决策环节、建设过程、支付程序、工程验收等方面建立档案,有什么问题、哪个环节出问题,一倒查就清楚。
碧江区对政府投资类项目、机关事业单位招商引资类项目、国有资产处置类项目三类,按照“决策程序符合规范、招投标程序符合规定、建设质量符合标准、工程验收符合要求、干部履职公正透明、案件查处事实清楚”的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项目建设全过程。项目竣工一个月内,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将建立的档案移交给派驻单位的纪检监察机关。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召开了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市正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其配偶400余人在铜仁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编 辑了《铜仁市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印发给每名干部职工;委局班子成员为区县和市直部门作廉政报告17场;组织78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旁听了职务犯罪人员庭审。
一系列组合拳为领导干部带上了“紧箍咒”,上紧了“思想发条”,从思想源头上防止腐败,让反腐利剑时常高悬。
强提醒当好“啄木鸟”
“请问林业局局长,你们单位擅自规定的‘迟到15分钟不算迟到’的依据是什么?”这是玉屏开展《百姓电视问政》的现场提问。
原由是该县纪委在督查林业局工作人员上下班情况时,发现林业局当天有8人存在上班迟到,有的工作人员谈到单位有这种规定。林业局局长满脸通红,现场作了表态。如今,该局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
玉屏开展百姓电视问政,直戳政府部门庸懒慢浮贪行为。今年以来,已播出栏目20期。
如何起到提醒、告诫干部?今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开展“大约谈”,整治中,针对社会有舆论、群众有反映、违纪有苗头的干部,实行“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的“大约谈”,把“红灯”亮在“越轨”前,抓早抓小抓苗头,早提醒、早打招呼,将“用纪律管住大多数”落到了实处。
为保障党员干部应谈尽谈,我市制定了逐级约谈实施方案,市、区县党委书记与常委、四家班子及经开区主要负责人约谈,市(区县)长与副职、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约谈,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约谈,市、区县纪委领导与甄选约谈对象约谈,市、区县直部门及乡镇分别组织干部职工约谈,并将每次约谈情况列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今后查实问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在约谈时,当好“啄木鸟”,要求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宽严相济、依法依规”的原则,不能约谈过后一了了之,该核实要核实,该了结的作谈话函询了结,该作组织处理的组织处理,该立案查处的立案查处。
截至目前,市纪委共召开问题线索排查会45次,甄选约谈问题线索1662条1409人。开展线索约谈1409人,其中信访了解304人,提醒谈话113人,诫勉谈话45人,立案107人,初核29人,正在核实799人,组织调整、撤职、停职检查12人。对56起65名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予以公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