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新闻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新闻热点 >

插下“一枝柳”,收获“一片林”

来源: 中国国际新闻台 发布时间:2015-12-14

中国国际新闻台(www.ciftv.com)消息:纵观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有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或更贴切。

如何达到“插柳成荫”效果:顺应网络时代发展新趋势,鼓励和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培育创客文化,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打造良好创意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强化招才引智,加快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高科技企业集聚发展。

插下“一枝柳”,收获的是一片“创新森林”。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小核酸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以集群态势拔节速长,为昆山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

布好人才雁阵

托起创新高地

12月9日,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联合发布《江苏省县(市)人才竞争力报告(2015)》,昆山在全省44县(市)中获人才综合竞争力第一名。

人才高地,孕育智慧之果,托起一个个让人称羡的产业高地。北大教授梁子才来到昆山创建瑞博公司,将小核酸产业的种子引进昆山,填补了全国该产业的空白。目前,昆山已打造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小核酸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引进一个领军人才,集聚一个高端团队,兴办一个优质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链式效应,使人才实现了“集团作战”,引发了昆山经济的聚变效应。目前,我市共吸引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99人、省双创团队10个,建立各类产学研联合体808家,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33个。

人才战略,不仅体现在引才用才上,还在于“借智”转型发展上。就在上个月,昆山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等签署产学研合作项目26个,其中,昆山睿基新能源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签约,推动太阳能定日跟踪器的研发与产业化;苏州瀚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同济大学签约,将致力于楼宇清洁机器人的研发合作。

今年以来,上百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同研发项目管理”合同,总金额超亿元。市转型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昆山瞄准产学研模式创新,推动企业以“合同研发项目管理”的方式订制储备一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提升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是“插柳成荫”的内涵所在。

巧借转型之机

构筑产业新图

今年9月,日本川崎重工业将川崎机器人零部件采购中心、川崎整机全球销售中心布局昆山,一条覆盖新品发布、零部件采购、组装生产、全球销售的全产业链加速生成。

插下机器人这枝“柳”,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昆山集聚了德国库卡、意大利柯马、华恒焊接等30多个国内外高端机器人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引进相关领域“千人计划”人才8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日前,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000亿元,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企业200家。

有心插柳柳成荫,昆山不仅机器人产业如此,商贸物流业也是如此。唯品会落户淀山湖镇后,加快推陈出新,抢占市场份额,日处理能力达20万单;位于千灯镇的京东昆山“亚洲一号”项目虽未正式运营,却已创造了巨额收益,今年1—10月,昆山京东尚信公司实现销售额28亿元。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一个“+”号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思维不断落地生根:“好孩子星站”一上线便汇集多个品牌,开启国内外童装品牌的销售新渠道;阳澄湖大闸蟹一头扎进“网络”,催生出巴城电商产业的雏形;周庄旅游联姻互联网,引来了一批批“背包客”。

今年以来,共有225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公示,至此,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0家,光电、高端装备、软件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企业2500多家、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激活创客因子

圆梦众创空间

忽如一夜春风来,“创客”悄然成热词。7月14日,2800多平方米的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启动运营,成为服务昆山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苏州苦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青创园的首批企业,总经理叶致忠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从临时办公地点搬到青创园,不仅前两年租金全免,这里还有专门的创客区等公共服务,让他们迸发出更多创业金点子。

随着创客生态圈迅速崛起,创业服务也从政府为主转到市场发力。在昆山开发区建设中的“创客2.5产业园”里,一座占地20亩的“百富创客公园”已集聚生产服务型企业46家,注册资本2.5亿元,预期年营收超过10亿元。“百富创客公园既是一个创客孵化工场,也是一个创业创新专业服务的工业社区。”在百富公司董事长汤勇妹的理念和规划中,“创客尊严”贯穿在“百富创客公园”的每一项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的细节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昆山引入资本活水,滋养着这片创新创业的土壤。比如,总规模达10亿元的中投中财游戏产业基金签约落户花桥;规模10亿元的昆山华创毅达股权投资基金运营,投资产业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医疗服务等七大产业。

政策性金融支持将企业“扶上马”。今年以来,我市从科技金融服务上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拓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做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实施《昆山市科技人才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实施细则》,有效满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可以预见,“创客”圆梦破茧而出,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必将迎来惊艳时刻。

 
 

    新闻热点

    娄勤俭寄语南通:要努力成为沿海崛

    资讯排行

    网站简介 - 诚聘英才 - 证件查询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电脑版 - 移动端
    Copyright © 2017 中国国际新闻台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本台所刊登的中国国际新闻台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国际新闻台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返回顶部